劉星正在為患者進行治療。
“放松心情,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每次接診肺結節患者,武漢市肺科醫院中醫科負責人劉星總會這樣勸慰患者。隨著胸部CT更多地進入體檢目錄,接診經驗讓劉星發現,過半結節患者都“壓力山大”。劉星說,情緒差正助“結”為虐,傷害肺健康。其實,九成肺部小結節都是良性,只要笑起來,輔以中藥膏方,大多數肺結節都能化險為夷。
“王主任,謝謝您,遵從您的方法,我啥都不想,放空自己,配合中藥膏方,這結節真的就消失了。它是真的怕你‘笑’!”15日,正在坐診的武漢市肺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王文慧接到外地患者劉先生(化姓)的電話,稱贊王主任給他開的“微笑處方”。
劉星說,像劉先生這類肺結節患者,中醫科多名醫生都接診過。醫生首先是勸慰患者給自己放低要求,減少壓力,笑對工作、生活,這被患者稱為“微笑處方”。在“微笑處方”的基礎上輔以中藥膏方,許多患者真的就“笑走”了結節。
劉星說,從中醫的角度看,結節的產生分內外兩種因素,外因如風寒、暑濕、燥火,以及細菌、病毒、煙毒、霧霾入侵等等;內因則多因情緒而起,焦慮、壓力大,進而肝郁、痰濕、氣滯、脾虛等等。
“一個人患上結節,可能外因在先,內因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也可能是內因在先,外因成為壓倒身體防線的‘稻草’。但無論哪種情形,都與情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近年來的接診經驗,讓劉星越來越發現“情緒抑郁,精神壓力大,是多數肺結節患者的共性特征”。
剛剛從武漢市肺科醫院肺結節健康管理工作室轉到中醫科的咸寧患者徐女士也是如此。雖然雙肺各有一個3毫米大小的結節,西醫認為只需觀察隨訪即可,但徐女士還是憂心忡忡。劉星通過望聞問切等收集病史資料,發現徐女士有氣滯血瘀、肝氣郁結等亞健康狀況,這種狀況可能會加速結節的發展。于是,劉星給出“微笑處方”,并給她配制了益肺散結、疏肝解郁的中藥膏方。兩周后即4月15日,徐女士便向劉星反饋,心情舒暢多了,常常莫名出現的胸悶也沒了。
劉星說,情緒與結節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的人可能表現在肺上,就是肺結節;有的人表現在乳腺,就患了乳腺結節等等。一般而言,小于1厘米的肺結節,通過隨診觀察無變化,大多數都是良性的,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或產生于不良情緒,或受情緒推動。所以學會笑對工作、生活,給自己減壓,可以讓人遠離結節等很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