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主要位于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總面積298.8平方公里,包括3個園區。主園區包括靈峰、靈巖、大龍湫、西石梁洞、顯勝門等景區,東園區包括方山、長嶼硐天,西園區為楠溪江。雁蕩山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巖)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流紋質火山巖的天然博物館。由于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地帶,山體呈現獨具特色的峰、柱、嶂、洞、壁等奇巖怪石。
誰也不曉得,上天為什么要發壞脾氣:咆哮如雷,巖漿噴涌,熱浪逼灼。
終于止息。終于平靜。據說,億萬年前,頻繁的地殼運動,火山爆發、坍塌、復活、隆起,噴溢的熔巖在地表流動、凝聚,造就銳利的山峰、擎天的石柱、飛瀉的瀑布、幽深的洞穴……如今,它們安靜地臥在浙江溫州境內,部分延伸到臺州。雁蕩山稱得上“火山造型地貌博物館”,已經賦名的勝跡有550多處。北宋沈括曾經深情地贊美:“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
倘若到雁蕩,眼睛會忙且快樂著。流紋巖斷裂切割,巖石崩落,易成孤峰。錦溪右側,遠遠可見一峰孤立。四壁光滑陡峭,不見草木。經受億萬年風霜雨雪的磨礪,青黑色的肌膚被錘煉得厚實堅韌。巖峰中上部開裂,高低錯開,厚薄不一,形如一把張開的大剪刀,欲剪破云霞,裁為霓裳。此時,人們習慣稱它為“剪刀峰”。深諳歲月剝蝕的巨大力量,自然造化要勒石銘記不該忘卻的滄海桑田。向前走一段路,側面看去,山峰的后背略微拱起,成明顯的扇面,像一只啄木鳥斂翅攀附在樹上,正揚起尖利的長喙。倘若轉到巖峰背后看去,分明又是一只體形碩大、憨態可掬的狗熊。再往前走幾步,仰望,開口部分幾乎疊合,成粗大的石柱拔地而起,直沖霄漢。新的視角新的取名,人又稱它為“桅桿峰”。“看,又變了。”“看,像不像一面大旗。”難識此峰真面目。不斷獲得描摹世界的機會和能力,人群中常有各種各樣的驚嘆。山水之勝,得之目,寓諸心,不斷激活的想象為旅途增添了不少樂趣。
緣溪行,深谷的盡頭,有瀑。恰逢雨季,大龍湫最先以聲音的形態呈現。群山古木中,突然聽到激越水聲,雀躍之情油然而生。“轟,轟”,瀑聲從一兩百米外傳來,是美人未見笑先聞的潑辣情狀。走近看時,三面懸崖森立。瀑流從連云嶂崖頂凌空飛瀉,寬不逾米,窄細的一掛,脫離了山崖的束縛,身心解綁、顧慮打破,猶天馬行空。崖下一空曠小潭,盡為大小石塊堆積而成。190米落差造成的急湍飛箭,轟然下搗潭中。是天地合謀,馬蹄抬起落下的間隙,折濺出無數瓊玉,轉出自由的弧形,在半空中散成滾圓的水珠,義無反顧地奔赴綠潭。山風過處,襟袂鼓蕩,步履踉蹌,恨不得生出雙翼,扶搖直上。火山巖裸露,含水層不可能深厚,枯水季的大龍湫會是另一番溫婉模樣:從峰頂慢條斯理地飄灑,如女人的發辮,如仙子的捧花,飄向四周,化為屑,化為沫,最終成為山間淡青的嵐煙。
在流紋巖的褶皺里,帶著折痕的巖嶂被打開,不妨將視覺重心轉移到靈巖景區。進入南天門,迎面一嶂,高廣數百丈,五彩相間,宛若巨幅錦屏。故靈巖又名“屏霞嶂”。巖右方的天柱峰,是直上直下的巨石,上承天穹下接地皮。巖左方的展旗峰,狀如旌旗展開。兩崖高相近,距200多米,危然對峙。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足夠使人驚服。人工的特技表演,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以前,山民采挖野生藥材,常腰系繩索,沿著崖壁尋找。漫長的勞作中,他們練就飛崖走壁的本領。后來,靈巖飛渡成為驚心動魄的表演。兩峰之巔,懸一鋼索。表演者從天柱峰起,像壁虎一樣攀緣、彈跳,或者推著自行車疾走。行進一段距離后,表演者突然雙手一松,身體直直下墜。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腰間的紅布帶。就在觀眾提心吊膽不敢出聲的時候,表演者閃轉挪騰,連續翻跟斗,甚至燃放一串鞭炮,有時干脆躺倒在鋼索上,大把大把地撒下禮花。觀者緊揪的心,才敢稍稍松弛。
山里的黃昏來得早。夜色是從山腰升起的。浮云與密林銜接,遮蔽了月色。每一道山峰的剪影中,都藏匿著月亮滑溜溜的眼神。幾顆清亮的星子,遠遠地、靜靜地亮著。借著星月的清輝,群山原有的鋒芒都被馴服。蒼黑色的山脊蠢蠢欲動,好像山妖鬼魅聯手覘覷,好像隱者出沒江湖。這時,宜往靈峰去。啊,啊,白天看去,分明就是兩片巨崖像手掌般合攏。夜幕下,抬頭的瞬間,卻見靈峰和倚云峰微微凸起,弧線圓潤,恰似一對豐滿的乳房。如果你肯順著景區標示的箭頭,挪移一下視線,新的驚喜會尋你而來。雙乳峰裂縫的左側,分明立著劉海高卷、身著旗袍的女子。那女子日復一日地眺望東北方向,也許是望盡千山復萬水,唯有舊事如天遠,她面容憂郁。先民賦予尊崇的事物擬人化的代稱。合掌峰、雙乳峰,現在有了新的稱呼——相思峰。幸虧,女子的思念終于得到回應。回到靈峰前仰望,左邊的山峰幻化成燙著大波浪卷發的女子,踮著腳尖,雙手纏繞著對方的脖子,微微揚起下頜,緊緊地依偎。而右側的丈夫呢,雙手摟著妻子的腰身,后背略厚實,大概是行囊還沒解下吧。世間情深,連山峰都要奔湊成夫妻峰,怎不惹人心動?
雁蕩山就是這樣大俗大雅:奇峰怪石飛瀑,不會有精雕細琢的謹慎,卻能脫略形跡,變幻多姿,在形似與神似之間快意往來。美的形象,是想象激發出來的。移步換景,步步皆景,雁蕩山每每令游者嘖嘖稱奇,流連忘返。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