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理論研討會暨研究成果發布會現場。劉后柱攝
4月28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經濟學教研部和人民日報出版社共同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理論研討會暨研究成果發布會。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出席并致辭發言,多位專家學者發言,研討會受到與會人員高度評價。
李毅指出,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重要創新發展,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引。要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理論的創新性,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理論的系統性,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要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理論的實踐性,充分發揮這一理論對推進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指導作用。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不斷深化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更好地推進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力量。
方江山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在全黨全國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在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過程中,可以在五個方面深化理解、深入把握。一是宣傳闡釋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二是深刻認識到新質生產力理論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將我們黨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三是宣傳闡釋好新質生產力理論,需要堅持立統并舉、堅持因地制宜、堅持實事求是、堅持胸懷天下等原則。四是堅持完整準確全面宣傳闡釋好新質生產力理論。五是需要學界、政界、新聞界圍繞新質生產力設置議題、聯合攻關、形成合力。人民日報將持續關注、報道、解讀新質生產力的創新研究成果,扎實做好深入宣傳闡釋。
在課題介紹及成果發布環節,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劉華新介紹了《經濟前沿課:新質生產力》的選題策劃及編輯出版情況,指出本書具有政治站位高、研究成果扎實、作者團隊專業、內容有深度有廣度有創新等特點。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趙振華介紹了課題研究的進程和成果。一是成功立項了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政策體系和實現路徑研究”。二是廣泛參加國家部委和學術機構召開的相關學術和政策會議,獲得對新質生產力很多有價值的深化認識。三是課題組成員在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四是出版《經濟前沿課:新質生產力》一書。該書結合國內蓬勃發展的實踐,以專業理論課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下一步將繼續跟進并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爭取取得更有分量的學術成果。
在嘉賓及專家發言環節,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玉舉就“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五個關鍵”,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旭就“新質生產力是勞動過程的現代化”,中國生產力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王進才就“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戰略路徑”,騰訊研究院副院長王愛民就“在實踐層面推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等方面發表了最新研究觀點。經濟學教研部教師代表李鵬、徐杰、郭威、楊振分別從“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四個邏輯”“打通束縛科技創新的堵點卡點”“以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保護企業家精神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等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陳曙光、副主任洪向華,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許正中分別在不同階段主持會議。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董事長謝戎彬,《人民論壇》雜志社總編輯彭國華,《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總編輯武衛政,人民日報出版社總編輯丁丁,人民日報社理論部副主任張怡恬,證券時報社編委、北京工作區總編輯賈壯,人民網財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曉赫,《人民周刊》雜志社總編輯馮旭東等出席會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解放軍報、學習時報、中國經濟時報、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人民論壇、中國經濟周刊、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證券時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人民周刊等多家報刊記者編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相關處室人員、經濟學教研部全體教師參加會議。
據介紹,《經濟前沿課:新質生產力》一書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趙振華領銜撰寫,是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政策體系和實現路徑”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該書深刻闡釋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形成機制、提出背景及重大意義,分析如何塑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的新型生產關系、新質生產力的實現路徑及面臨的機遇挑戰等多方面內容。全書以講義形式呈現,共十講,每講既獨立成章,又相互聯系,內容深入淺出,可以為關注新質生產力的廣大干部群眾提供參考。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5月06日 第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