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智擘未來”公眾科學日活動中,“感覺整合與行為”等研究組開放了自己的實驗室,由研究人員帶領人們參觀并進行講解。
大腦是人體中最為復雜和神秘的器官,是我們一切認知、情緒和智慧的來源。
5月17日、18日,國家級腦科學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簡稱“腦智卓越中心”)面向公眾開展“腦智擘未來”公眾科學日活動,邀請市民和學生走進研究所,近距離體驗腦科學研究的魅力。
17日下午,腦智卓越中心的研究人員以線下參與和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了“大腦智能的生物學”“大腦中的體育課”兩場科普講座。約300名觀眾參與了線下科普講座,線上收看人數達到5萬人左右。
18日,該中心的“感覺整合與行為”“聽覺系統發育再生”等6個研究組開放了自己的實驗室,由研究人員帶領人們參觀并進行講解。
在志愿者的帶領之下,孩子們分批進入實驗室,參觀科學家們是如何通過熒光探針將斑馬魚的大腦活動“照亮”并展示出來的。
在大型顯微鏡的屏幕中,閃著綠色熒光的大腦圖像清晰地顯示了神經元所構成的網絡。人類的大腦有近千億個神經元,而斑馬魚只有10萬個,這意味著人們可以更好地觀察斑馬魚整個大腦的結構和活動,從而得出普適性的大腦規律。斑馬魚也因此成為腦科學中最常用的生物模型之一。
“腦智擘未來”公眾科學日活動。
孩子們專注地聽著講解。而一位腦智卓越中心的工作人員向澎湃科技表示,即便有實物展示,科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能夠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需要有一定的天賦”。
除此之外,18日下午,腦智卓越中心也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舉辦的“科普市集”中設立了攤位,讓市民親身參與“腦電對抗”“眼控避障”等腦科學實驗。
雖然孩子們是此次科學公眾日的“主力”觀眾,但現場的成年人們也對科學表現出了極大熱情,打卡、向志愿者們請教科學問題。
將前沿的科學研究通過科普形式向大眾傳播,有助于給好奇心滿滿的孩子們一顆科學的種子,培養未來的科學家們。
“現在的孩子真幸運,這么小就能有機會進入國家級的實驗室參觀?!蹦X智卓越中心“感覺整合與行為”研究組的博士研究生錢同學對記者感嘆道。作為此次公眾科學日的志愿者,他與組內的其它幾名同學負責實驗室的參觀和講解。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舉辦的“科普市集”。
有工作人員向澎湃科技透露,由于實驗室人力物力有限,因此參觀名額大多給了研究所周邊共建的中小學?!皩嶒炇覜]有那么大,頂多一次接待20個人。”他說。
所幸的是,此類活動的數量正在增加。在每年的十月份,中國科學院將舉辦“科學節”,屆時也會有一系列面向公眾的科普活動。
據悉,“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是中國科學院舉辦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動。自2005年起,每年5月,中國科學院在全國各地的院屬科研院所都會面向公眾組織開放并組織各種科普活動,如今已是第20屆。在上海,除腦智卓越中心之外,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等單位也都開展了自己的公眾日活動。
人類的大腦有近千億個神經元,而斑馬魚只有10萬個。
“腦科學很有趣,也很神奇?!币幻麕Ш⒆訁⒓踊顒拥募议L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訪時表示,這類科普活動能夠拓寬孩子的視野,激發對科學的興趣。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腦科學家蒲慕明先生的帶領下,腦智卓越中心還積極開展“科普支教”活動。
蒲慕明先生不僅在科研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十分關心科普和教育工作。在他的倡議下,從2005年開始,神經研究所與安徽潛山天柱山中心學校開展科普助學活動。此后的每一年,神經研究所的師生們都會前往天柱山進行科普講座與短期支教,并組織捐款,資助學校建立實驗室以及幫助困難學生。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