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年輕人在京東買數碼家電,在淘寶天貓上買日用百貨,在唯品會挑選衣服和鞋?
從電商平臺本季財報的透視中,或許可以還原“分散消費”的邏輯根源。
財報透視:電商平臺術業專攻
5月中下旬,各個主要電商平臺相繼發布了第一季度財報,從整體來看,GMV增長、消費回暖成為電商財報最重要的信號。
2024年第一季度,淘寶天貓營收增長4%,GMV、訂單數均取得同比兩位數增長,超過市場預期,同時,一季度,淘寶天貓Q1的日用百貨猛增了9.7%,而在美妝個護箱包大幅增長了14%。
京東則同樣交出一份亮眼財報,數據顯示,京東集團收入達到26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0%,其中京東零售一季度收入2268.35億元,同比增長6.8%。分品類來看,其電子產品、家用電器仍然是最核心的品類,其商品的收入為1232.12億元,占京東集團整體收入的47%以上。
主攻品牌特賣的唯品會財報顯示,整體GMV增長8%,服飾穿戴作為核心品類,GMV增速超過兩位數。此外,據唯品會披露的銷量數據顯示,其第一季度,童裝童鞋銷量同比增長超15%。而1-3月,社零中的服飾品消費增速僅為2.5%。
電商平臺術業專攻趨勢明顯
更深層次,綜合各家電商平臺財報來看,消費者正在“隱秘分流”,電商平臺“術業專攻”的趨勢開始凸顯,網絡上流傳一句順口溜:生活百貨天貓、家電數碼京東、新奇玩意抖音、衣服鞋子唯品會、水果蔬菜拼多多。也成為消費者“分散消費”的真實寫照。
但財報沒有回答的是,分散消費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在綜合型的電商平臺上,消費者卻更偏愛某一兩種核心品類?
消費邏輯:年輕人為什么分散消費?
“分散消費”出現的根源,是這一屆消費者變了。
品質、性價比、體驗感成為購物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年輕人開始選擇在品類上更專業的平臺消費。
專業首先體現在價格上,最近兩年,電商平臺紛紛圍繞自己的核心類目來強化低價,據媒體報道,在一場促銷活動中,京東與國內一線家電品牌定制485升大容量超薄平嵌冰箱,最低到手價5399元。而市場上400升以上嵌入式冰箱,價位8000元以上,國際品牌,價格甚至上萬。同樣的劇情也發生在唯品會衣服鞋子中,唯品會狂秒活動上線的一款國際大牌厚底女鞋,最低的超V特賣價可到784元,而專柜價格則在1599元左右。
價格優勢決定了性價比,而電商平臺根據優勢品類搭建的服務體系,則保障了用戶體驗。
賣家電的平臺與賣衣服的平臺提供服務的邏輯并不一樣,買大件家電,消費者關注重點是上門與安裝,京東建立自營物流,本質上也是為了解決大件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難題。而在網上購買衣服鞋子,難點則在尺碼與款式需要調換,消費者需要把試衣間搬到家里,唯品會與順豐聯合推出上門退換貨、面對面換貨,其目的是消除消費者買衣服快速退換的煩惱。
供應鏈能力是電商分流的根源(圖源京東物流公眾號)
性價比與用戶體驗的優勢,是電商平臺“術業專攻”的結果。也是電商平臺各自供應鏈能力的集中體現,業內人士介紹,“對電商而言,每個行業對于供應鏈的要求不同,圍繞核心類目構筑供應鏈,是電商取得獨特優勢的關鍵。”
未來趨向:向核心品類聚焦
“分散消費”的趨勢下,向核心品類聚焦,已是電商平臺的共同選擇。
這在今年首個重量級大促618中展現的極為明顯,天貓618首日,生活百貨率先爆發,白酒品類增長147%。此外,美妝4小時11個品牌成交破億,118個單品成交破干萬。
京東618還未啟動,但針對家電數碼的布局早已開始,5月27日,京東正式宣布其在家電家居品類的“大單機”戰略,計劃將在2024年完成300億家電家居大單采購,預估年銷售量超過2000萬件,同時還將助力超過100個品牌降低生產成本、共同孵化爆款單品。
唯品會618年中特賣節開幕以來,服飾增長強勁,女裝、童裝、運動戶外等核心品類同比增長超25%,鞋子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0%。
618期間,分散消費趨勢更為明顯
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這顯然已經成為了電商平臺當前的信條,事實上,財報發布之后,電商平臺也無一例外地強調,需要強化核心業務。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下,這或許是電商與消費者的雙贏:電商憑借供應鏈低價得以越過消費周期,消費者則可以真正享受到“品質低價”的生活。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