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沈陽故宮參觀游玩。
鄒新江攝(人民視覺)
近日,2024遼寧省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大會在大連啟幕。會上,一大批文旅項目集中簽約,上百名文旅主理人分享“流量密碼”……以老工業基地聞名的遼寧,何以變身文旅“網紅”?
初夏時節,太陽剛剛升起,沈陽故宮大清門前人潮涌動。從冬看紅墻白雪,到春賞玉蘭花開,這處擁有近400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游客不斷,最近上新的精品文物展、海派繪畫展更是引來網友追捧。
山海相映的遼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入春后,丹東河口的桃花、錦州北鎮的梨花等帶動各地賞花游、踏青游熱度攀升。進入初夏,演唱會游、賽事游、研學游日漸升溫。
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小長假,遼寧接待游客同比增長110.81%,“五一”假期同比增長61.4%。人氣旺、熱度高的遼寧文旅正在打破“冬季限定”,走向“四季常青”。
與此同時,大城市的“文旅熱”,開始向小城傳導。隨著電視劇《乘風踏浪》熱播,拍攝地遼寧興城成為熱門打卡地,有人在當地品嘗劇中人物同款咖啡,劇中人物的住宅還被改造為民宿。憑借燒烤美食、奉國寺、筆架山等文旅資源,錦州市成為社交平臺上的文旅“新星”,北京的上班族張紫涵專程到錦州打卡,她說:“既有人間煙火又有別樣風情,錦州是旅行者的快樂老家。”
“以前游客來,多是‘點一腳就走’,現在遼寧既會‘整景’又會‘整活’,可看、可玩的東西太多了,網上隨便一搜,就是五天四夜的游玩攻略。”談及遼寧文旅之變,沈陽城市學院城市品牌研究院院長李剛十分欣喜。
今年一季度,遼寧省接待游客1.71億人次,同比增長68.2%;旅游收入1902.1億元,同比增長89.4%。從引得來人到留得住客,遼寧多方發力:
——增“創意”,用多重方式“打開”美好生活。遼寧挖掘獨特場景,提供沉浸體驗。圍繞“夜游”主題,沈陽開發出渾河夜航、西塔煙火、文創市集、24小時書店、深夜食堂等多個項目。
——加“文意”,讓文化傳統“活”起來。裙裾飄逸,舞姿翩躚,十幾位“女神”從古畫中“走出來”……遼寧省博物館和遼寧歌舞團圍繞館藏國寶《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創新排演的舞蹈作品,驚艷四座。
——重“誠意”,以熱情服務溫暖游客。近期,沈陽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組織了300人的志愿者隊伍,在15個熱門景區、早市、商場設置驛站,及時提供道路指引、看護照料、訴求受理等服務。
在沈陽市渾南區,遼寧男籃主場的吶喊聲震耳欲聾。從球市“一票難求”,到賓館“一房難求”、飯店“一桌難求”,火爆賽事拉動了周邊消費。今年,遼寧省大連市還舉辦了中體聯世界杯等賽事,重現“足球城”風采。
遼寧以全域旅游品牌為引領,推動文旅資源串珠成鏈、一體發展。遼寧省文旅部門預計,今年上半年,遼寧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將同比增長30%以上。
(據新華社沈陽電記者金風、徐揚、王炳坤、郭翔、于也童、洪可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