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体育生自慰xxx,宝贝腿往外打开一点就不疼了,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护士洗澡被狂躁a片在线观看

映日荷花滿城香

2024年06月03日 08:04:00 中國城市報人民日報記者 侯琳良

跨版2_Print_01.png

濟南·荷花

荷花,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蓮的花朵,自生或栽培在池塘及水田內。蓮,根狀莖肥厚,橫生地下;葉盾狀圓形,伸出水面;葉柄中空,常有刺;花梗較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花美麗,芳香,單生于花梗頂端;花瓣紅色、粉紅色或白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或卵形,熟時黑褐色。荷花在我國分布廣泛,花期6—9月。

資料來源: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科學研究院

賞花

荷葉荷花何處好?

大明湖上新秋。

紅妝翠蓋木蘭舟。

江山如畫里,

人物更風流。

——金·元好問

映日荷花滿城香

人民日報記者 侯琳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東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畔,鐵公祠小滄浪亭的墻上,懸掛著這樣一副楹聯,引人駐足吟誦,成為形容濟南的千古佳句。

因趵突泉而靈動,因千佛山而持重,因大明湖而秀美,坐擁三大名勝的古城濟南,更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凸顯獨特的城市氣質。

盛夏時節,行走泉城,吟誦古人詩篇,盡賞映日荷花,對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便有了更深的理解。

穿越歷史長河

依舊聞得荷花香

波光瀲滟,荷葉碧綠成片,荷花明艷綻放,夏日的大明湖,風景尤美。

自唐代起,大明湖就名揚四海。到了北宋年間,湖水入小清河,沿湖修建亭、臺、堤、橋,漸成游覽景觀。明代重修城墻,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經過歷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1958年,濟南市政府將大明湖一帶正式辟建為大明湖公園,疏浚清淤,修繕擴建,砌筑湖岸,修復名勝古跡,使其姿容更勝往昔,成為全國著名風景游覽區。

據考證,早在魏晉時期,大明湖已經開始廣泛種植荷花。在唐代,大明湖因荷花眾多,一度被稱作蓮子湖。目前,大明湖擁有荷田約20處,面積達百余畝,主要種植明湖紅蓮、明湖白蓮、明湖重臺蓮、明湖碧蓮、獨有品種明湖重瓣蓮等。大明湖的荷花于每年6月至9月開花,7月至8月迎來盛花期,是最適合觀賞的時節。

自唐始,面對濟南的荷花,文人名士詩興大發,吟誦不絕。

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形容為“北渚凌青荷”,意為青荷環繞,景致絕佳。北宋期間,曾在濟南為官的曾鞏無數次到大明湖觀光納涼,留下了“行到平橋初見日,滿川風露紫荷香”“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作涼”“最喜晚涼風月好,紫荷香里聽泉聲”等名詩。

元好問一生多次尋訪濟南,自問自答:“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明清以來,大明湖的荷花更是頻頻被贊。張鶴鳴的“荷葉包魚綠竹港,瓷瓶酤酒藕花洲”,任弘遠的“荷葉田田千點碧,藕花冉冉滿城香”……

濟南的荷花之美不止于大明湖,鄭板橋早有感懷:“濟南城外有池塘,荇葉荷花菱藕香。更有葦竿堪作釣,畫工點染入滄浪。”

置身濟南城,吟誦著一首首古詩,撫今追昔,跨越的是時空,不變的是荷花清香。

從時光深處走來

煉成城市氣質

“藕花深處田田葉,葉上初生并蒂蓮。”去年夏天,大明湖荷花池出現一株并蒂蓮,莖稈一枝,花開兩朵。據介紹,這是大明湖連續3年發現并蒂蓮,生成概率僅約十萬分之一。俗話說,花開并蒂,好運連連。不少游人專程前來,欣賞這一罕見景色。

1986年,濟南市將荷花定為市花。荷花不僅以明艷色彩、淡遠香氣深入濟南人心中,更以高潔優雅的品格,融入城市氣質,成為獨特的城市標識。

濟南東部新城,現代化建筑鱗次櫛比。奧體中心體育場館群,東有“荷”,西有“柳”,造型精致,氣勢恢宏。在東荷體育館東側的一個人工荷花池里,荷葉叢叢,荷花亭亭玉立,散發陣陣清香,裝點了城市角落。

被譽為濟南城市會客廳的泉城廣場,是市民夏日休閑的好去處,這里每天3次上演音樂噴泉,綻放出由光影、水流等元素組成的“灼灼荷花”;此外,在濟南西火車站中心廣場,荷花造型的噴泉、荷花形狀的路燈,也以城市市花之姿,迎接著南來北往的行人。

2023年7月27日至31日,第三十一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濟南舉行,其標識造型也好似一朵盛開的荷花。漫卷書香,荷葉田田,在濟南相遇,又是一件盛事。

同是去年夏天,大明湖舉行第三十六屆荷花藝術節。大明湖景區負責人介紹,該屆荷花藝術節以荷為媒,將荷花與藝術、荷花與民俗、荷花與城市文化相融合,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搭建了一個“可玩、可看、可購”的賞荷消夏平臺。

“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長作濟南人。”7月的濟南,有水的地方就有荷花。大明湖、泉城公園、槐蔭區吳家堡荷花池、章丘區白云湖國家濕地公園……滿城荷花香,裝滿了整個濟南的夏天。

濟南章丘區白云湖國家濕地公園

昔日涸澤變身一池青荷

人民日報記者 侯琳良

出濟南城往東,驅車一個多小時,就來到了位于章丘區的白云湖,青荷碧水,柳堤鶯啼,令人眼前一亮。

白云湖形成于漢代,長江水、黃河水、百脈泉水在這里匯集,因“溪谷縷注,眾水潴而為湖,白云英英出其中”,故得名。當地人都知道,這個歷史名湖幾經沉浮。

古時的白云湖,水質清澈,荷紅柳綠,百鳥翔集,引得文人雅士賦詩題詞,留下多篇膾炙人口的佳作:“芳湖歷盡歡無盡,況可乘船望翠微”“攜朋訪蓮葉,浩浩何所之”“風來水面荷香遠,煙帶湖光樹色迷”……

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來,干旱少雨導致湖水幾近干涸。隨著淡水養殖開發,污水又排入湖中,水質遭到破壞。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0年期間,白云湖區域內水質個別指標超過劣Ⅴ類。沉重的生態欠賬,讓“白云水鄉”失去了往昔神采。

轉折從2012年開始。當年,白云湖獲批開展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建設;2017年至2018年,實施退漁還濕工程,對湖區周邊21個村莊1544個魚池進行全面清理、徹底清淤,濕地面積恢復到2.6萬余畝;2021年以來,章丘區堅決拆除湖區內15棟違規建筑,清運渣土垃圾近5000立方米,修復綠化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就近劃補調入質量相當的濕地面積42.38公頃,劃補后的濕地公園面積達到1627.5公頃。

從章丘區到濟南市,成立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湖區綜合治理領導小組,齊抓共管的生態保護機制逐漸形成,生態環境保衛戰一次次打響,昔日涸澤終于舊貌換新顏——

水清了,鳥來了。黑水雞、棕背伯勞、翠鳥、白鷺、褐柳鶯、紅頭潛鴨、白頭鴨、震旦鴉雀、東方白鸛……珍稀鳥類頻頻現身,這個山東第三大湖泊再現“江北明珠”風采,千畝紅蓮、千畝蘆葦蕩,濕地率83.2%。

生態好,荷花香。沿著木棧道走向湖心,仿佛“誤入藕花深處”,荷葉田田,荷花亭亭,令人流連忘返。

依托一池青荷、一湖生態,章丘區著力做好文旅融合發展文章。去年夏天,白云湖生態文化旅游節成功舉辦,以“荷”為主題,農產品展銷、美食品鑒、書畫攝影展、荷韻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如火如荼,吸引四面八方眾多游客。

春水初生,夏荷搖曳,秋日蘆葦,寒冬觀鳥……白云湖畔,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喬妙妙

濟南大明湖荷花種植濟南發展荷葉章丘區濕地

熱點新聞

共赴春天的盛會

中國城市報

新聞推薦

關于我們

報社簡介 聯系我們

人員查詢

城市服務

廣告服務 誠招英才

版權合作 商務合作

報社業務

新聞投稿 讀者來信

報社公告 品牌監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yktax-zh.com.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城市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5005404號-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907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文登市| 同德县| 富宁县| 阳东县| 隆子县| 桑植县| 成武县| 绥中县| 弋阳县| 丰城市| 佛教| 通榆县| 台江县| 横峰县| 汶川县| 芒康县| 桦南县| 嘉峪关市| 崇左市| 舟曲县| 阜新| 枝江市| 三门县| 宾川县| 临海市| 普宁市| 沁水县| 平和县| 定南县| 盱眙县| 乌兰浩特市| 汶川县| 贵溪市| 临夏市| 班玛县| 吐鲁番市| 伊金霍洛旗| 东阿县| 晋州市|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