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29日在浙江紹興召開的2024年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獲悉,潛江市作為湖北省唯一縣市代表應邀出席會議。
近年來,潛江市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持續加大投入、久久為功,農村公路路況水平和管養能力顯著提升。截至去年底,潛江市公路通車總里程39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公里,國道153公里,省道191公里,農村公路3557公里;公路路網密度198公里/百平方公里,處于湖北省領先水平,形成了以干線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動脈、通村公路為紐帶的循環公路網。
潛江先后榮獲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全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縣,農村公路信息化管養模式入選交通運輸部農村公路數字化信息化建設典型案例,公路橋梁消危行動項目入選干線公路危舊橋梁改造工程組織管理類典型案例,連續兩年在全省“四好農村路”工作評價中排名第一。
自2018年以來,該市累計投入20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650余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126座,創建全省美麗農村路665公里,打造路、渠、樹交相輝映的水鄉園林循環路網600余公里,形成了串聯多個片區的“四好農村路”示范線路,“一條好路,兩排好樹,一河清水、兩岸花香”成為潛江農村公路的標配;積極探索農村公路管養新思路,實現“有路必養、養必到位,有路必管、管必見效”,將農村公路管養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按照不低于“1530”(即每年每公里縣道10000元、鄉道5000元、村道3000元)標準配套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有力保障全市農村公路管養資金需求。
該市建立了“市有路政員、鎮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構建市、鎮、村三級路長責任體系,設立路長430人,全市開發農村公路護路員公益性崗位319個,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職能到位、責任到人”的三級管養格局;通過推行“農村公路+”融合發展模式,大力踐行共同締造理念,不斷將“四好農村路”延伸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 “神經末梢”。
為進一步踐行為民服務理念,潛江市大力推進以全域公交為主的城鄉公交一體化和道路客運公交化改造,投入資金7.06億元,收購農村道路客運車400輛,新購置純電動公交車426輛,新建充電站16座;開通各類城鄉公交線路70條,公交運營里程1759.8公里,實現對所有建制村(社區)公交全覆蓋。
為整合各方資源,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潛江市大力推進“交郵合作、交商融合、客貨融合、電商物流融合、共同配送”的農村物流融合發展新模式,24小時可將潛江小龍蝦送達全國600個城市近2000個落地配服務網點。
依托便利的公路網絡和運輸網絡,潛江市大力推行“公路+特色產業”“公路+鄉村旅游”“公路+景區”等融合發展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小龍蝦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超過20萬人就業,幫助2萬人脫貧致富,全產業綜合產值突破750億元,同時建成返灣湖濕地景觀走廊、高石碑騎游觀光道、熊口小龍蝦經濟帶、龍灣章華臺遺址旅游帶等農村公路250余公里。返灣湖自駕旅游線路入選國家體育總局、文旅部國慶黃金周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潛江吃蝦賞花之旅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路線。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