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劍門關景區背誦《蜀道難》贏得門票 劍門關景區 供圖
游客與“李白”對話 黃鶴樓景區 供圖
游客與“白居易”互動 琵琶亭景區 供圖
□ 本報記者 曹 燕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在四川劍門關景區背誦《蜀道難》,與蜀道“最佳代言人”李白對話,感慨蜀道滄海巨變;“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在江西滕王閣景區背誦《滕王閣序》,這篇千古駢文中飽含的積極昂揚、開闊豁達讓人心馳神往。目前,多地景區常態化開展“背誦經典免門票”活動,人們血脈中的詩詞基因被喚醒,沉浸于傳統文化的滋養中,獲得感和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強烈的文化認同感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六一兒童節,在湖北黃鶴樓景區,朗朗背詩聲不絕于耳,來自全國各地的6592名小朋友背詩闖關成功,帶父母免費游園。
如果你一早來到劍門關景區,就會看到一幕有趣的場景:眾多游客依次排好隊,有的拿著手機小聲朗讀《蜀道難》,再默默背下來;有的結成背誦“搭子”,互相監督演練;還有的氣定神閑、胸有成竹,只等“考試”開始……隊伍中大部分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也不乏白發蒼蒼的長者和稚嫩的兒童,無論是有備而來,還是臨陣磨槍,即將到來的這場“考試”都讓他們躍躍欲試。
“‘背誦《蜀道難》免門票’不僅是一項主題活動,如今已成為景區常態化開展的品牌項目。”劍門關景區公司品牌部負責人夏志鵬說,為此,景區在南門和北門分別設置了“考棚”,由工作人員出任“考官”,工作日通常是4位“考官”在位,節假日期間客流量大時,最多有12名“考官”同時在崗。
“‘背誦《蜀道難》免門票’活動自2023年元旦開展以來,至今參與游客已超10萬,通關率在92%左右。從最初一天只有幾百人參與,到如今不少游客慕名前來打卡,最高峰時一天有4000人參與。”夏志鵬說,游客的參與熱情越來越高,認真準備背誦的場景經常被網友打趣“上學時早自習都沒這么認真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背誦《蜀道難》免門票”活動,目前年齡最小的通關者是一個5歲的女孩,她對傳統文化的喜愛源自父親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她在耳濡目染中也學會了背誦《蜀道難》。頗有意思的是,在劍門關景區挑戰完背誦《蜀道難》,她的下一個目標是全家去南昌旅游,順便去滕王閣景區挑戰背誦《滕王閣序》。
不少游客說,“這個時候,知識真的變成了金錢。”“這是真正有意義的文旅活動,既節省了開支,又激發了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希望更多景區能夠效仿,讓景區成為沉浸式體驗詩詞文化的窗口”……
據了解,“背誦經典免門票”正在多地景區展開。2021年9月以來,滕王閣景區常態化開展“背誦《滕王閣序》免門票”活動;湖南岳陽樓景區5分鐘內背完《岳陽樓記》全文,得分95分以上,可得一張門票;5月19日至6月18日,背誦《七律·登廬山》和《桃花源記》全文,可免門票暢游江西廬山景區,體驗跨越時空的詩意與遠方;在江西九江琵琶亭景區,接受NPC“白居易”的考核,背誦《琵琶行》全文,可免費暢游景區。
有趣的社交互動性
“黃鶴樓有幾層?”“客官因何而來?”六一兒童節,在黃鶴樓景區擱筆亭,一位身穿白色長袍,手持玉骨紙扇的翩翩古裝才子,與游客熱情互動,一時間仿佛穿越回盛世大唐。
“這不是李白嗎?”“詩仙”就在眼前,許多小朋友紛紛上前與“李白”互動,吟誦詩篇、學習與黃鶴樓有關的知識和故事,趣味滿滿。景區內,處處都是孩子與家長的歡聲笑語。
據介紹,擱筆亭是位于武昌黃鶴樓之東,白云閣西南的一個景點,亭名取自盛唐時期黃鶴樓上“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黃鶴樓景區在擱筆亭舉辦“夢回太白”互動體驗活動,請來“李白”與游客對話,現場演繹“詩仙帶你游黃鶴樓”的有趣故事。
滕王閣景區上線了《滕王閣序》VR自助背誦評分平臺。數字虛擬人化身唐代詩人“王勃”,擔任考官為游客評分,評分達標的游客即可免費游覽景區。
“背《論語》免費游三孔”是孔子故里曲阜市的品牌文旅活動。據介紹,自2013年5月1日開展以來,深受廣大游客喜愛,曾被授予山東省旅游產業創新特別獎榮譽,成為全國文物景區與研學旅游融合創新的樣板。
“‘背《論語》免費游三孔’的設置契合互聯網思維,通關之路很有互動感和挑戰性。”河南大學大二學生余恬分享,活動采取網上分時段實名預約報名方式,網上預約程序內設置10道模擬題,答題正確率超過60%才能進入實名預約。正式“試卷”由活動平臺現場隨機派發,包含50道選擇題,分單選題和多選題,滿分100分。在規定時間內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視為通過并頒發《榮譽證書》,本人可持《榮譽證書》在一年內免費參觀孔廟、孔府、孔林景區一次。
“通關之后很有成就感,忍不住要在朋友圈‘秀’一下自己驚人的才華。”余恬笑著說,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通關之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喜悅和自己的通關心得,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年輕人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線下打卡、線上分享,互聯網世界的‘人設’建構遠比線下更為豐滿,他們是屬于SNS(社交媒體)的一代。”深圳大學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杰武說,對廣大游客特別是年輕游客而言,背誦詩詞經典獲得的“免票”,是一種更高層面的精神享受,是文化自信和獲得感的體現。
廣闊的品牌延展度
今年清明假期下雨,“背誦《蜀道難》免門票”活動被安排在室內進行。為了節省游客的排隊時間,景區安排游客分批次集體背誦,兩側是“考官”來回走動檢查。
這一幕也被一些游客分享在社交媒體上,其中一位游客說,“覺得很有意思,集體背誦的場景很壯觀,讓我瞬間感覺回到了中學課堂。身邊的人都不是游客,而是我的同學,大家一起在有老師監督的課堂上背課文,讓人心潮澎湃,十分感動。”另外,在集體背誦過程中,也有“濫竽充數”的游客被“考官”發現并要求補票。這些生動鮮活的場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大家深層次的情感共鳴,紛紛稱贊“劍門關景區格局很大,又個性十足”。
夏志鵬介紹,“背誦《蜀道難》免門票”這個話題長期在短視頻熱門話題榜單上排名靠前,也帶動了劍門關景區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體驗經濟時代,最好的廣告就是人們的分享欲,品牌破圈的熱點,每天都可能產生。”劉杰武說。
“這個活動引發如此高的社會關注,是因為本身是一項惠民舉措,給游客帶來實實在在的免門票優惠。游客在與景區的互動中,收獲了飽滿的情緒價值。”夏志鵬說。
5月9日,黃鶴樓景區發布“六一背詩免費游黃鶴樓公園”活動預告,一經發布就受到網友熱烈好評,并登上微博熱搜。六一前夕,黃鶴樓景區陸續整理發布了黃鶴樓相關詩詞200余首,這份詩單讓小朋友們背詩有了更多選擇。黃鶴樓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后期,景區還將推出更多有意思有意義的詩詞文化活動。
在南昌,靠自己背誦《滕王閣序》贏門票“知識變現”,成為當地旅游熱門打卡項目。“《滕王閣序》中的經典名句被廣泛引用,其中包含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滕王閣與《滕王閣序》相輔相成,是人們心中的文化地標。景區常態化開展此項活動的初衷,一方面是出于文化傳承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升景區的品牌知名度。”滕王閣景區相關負責人說。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作為中國歷史上連接中原與西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古蜀道是一條從長安翻越秦嶺,經漢中盆地前往成都平原的古代交通要道,距今超過2300年歷史。李白的《蜀道難》傳頌千古。
據介紹,“背誦《蜀道難》免門票”活動相繼走進成都、北京等地高校宣講。對年輕人來說,“詩和遠方”完美地融為一體。
近期,81歲的美國友人霍普·賈斯特曼再次來到中國,第24次踏上古蜀道。多年來,她通過出版書籍、開通網站和拍攝紀錄片,向全世界推薦古蜀道,成為宣傳中國古蜀道歷史文化的國際使者。在她看來,古蜀道不只是詩句里的文字、博物館里的展品,還是可以感知、觸摸到的真實存在,也是中國發展變化的生動注腳。
活動也吸引了一些外國游客前來打卡體驗,他們登關樓,爬鳥道,感嘆劍門關險峻天成、氣勢磅礴。一些外國留學生還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背誦《蜀道難》,此情此景,旅游當之無愧地成為展示國家形象、增進文明互鑒的重要載體。
據介紹,劍門關景區今年還推出“跟著詩歌游劍門”活動,包括古蜀道徒步、與NPC互動、國風市集、“游劍門蜀道,帶禮品回家”等內容,不斷延展“背誦《蜀道難》免門票”活動內涵,提升景區品牌影響力。
采訪過程中,多位景區業者也提到,“背誦經典免門票”活動需結合景區實際因地制宜,不是每個景區都適宜推出此類活動。景區在深挖文化內涵的同時,形式要有所創新, 以動漫、音樂、手作等形式,利用多種技術手段,以打動人心的運營手法和沉浸式體驗,拓展景區運營更大的想象空間。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