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汽車出口達230.8萬輛,同比增長31.3%。圖為6月19日,裝載著出口大客車的貨輪駛離山東港口煙臺港。中新社發 唐 克攝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推動外貿質升量穩。根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盡管面臨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國外貿展現出了一定的韌性,外貿總額仍然保持正增長。
從今年一季度出口的起伏波動,到4、5月份以來的逐月向好,我國外貿進出口走出一條穩健的“反彈曲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5月份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增長11.2%,顯示出外貿活躍度有所提升、出口繼續加快的發展趨勢,外貿運行向好勢頭繼續鞏固。
外貿景氣度正顯著抬升
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占大頭到“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領跑,我國湖北等地外貿結構不斷優化,京津冀地區“新三樣”產品出口額同比激增70.3%……一組組數據背后,反映出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新技術、新產品在中國充分競爭,并快速實現商業化,從而被更廣泛的國際市場所認可。
自去年以來,盡管一些外媒多次炒作“中國外貿寒冬來了”,并聲稱“中國出口訂單轉移”,但這些說法并未能阻礙中國經濟的穩健前行。2023年,中國外貿承受了較大壓力,商品出口總額3.38萬億美元,同比下降了4.6%,持續六個月的同比負增長在去年11月份得以扭轉。
今年,盡管受到需求不穩、航路不暢及關稅增加等外部不利因素,中國外貿仍顯示出回暖跡象。按美元計價,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46萬億美元,增長2.8%。其中,出口1.4萬億美元,增長2.7%;貿易順差3372億美元,擴大1.8%。數據表明,我國外貿景氣度正在顯著抬升。
國際航運價格波動,是擾動中國出口的一大因素。2023年11月以來,紅海航線的不穩定,加之“搶出口”、船東提價等一系列事件影響,中國出口的海運價格持續走高。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漲194.35點至3379.22點,連續十周上揚。今年初,SCFI只有2000點左右。
關稅是擾動中國出口的另一個重要因素。5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對一系列中國進口貨品包括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鋼鋁及港口起重機等加征關稅,部分措施將于8月1日生效。近期,美國對東南亞四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光伏關稅豁免期結束,中國光伏企業“繞道”東南亞出口美國難度加大。
此外,歐洲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在不久前公布了初裁結果,擬征收17.4%—38.1%不等的臨時反補貼稅。在關稅加征預期之下,全球貨主抓緊窗口期鎖定貨源、增加前置庫存,試圖在更嚴峻的貿易政策生效前加快出貨,以應對未來可能的市場波動。傳統6月至8月的海運旺季提前至4月中旬。
但是,“中國出口韌性仍在”是多家機構及受訪對象的共識。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稱,總的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貿易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給外貿帶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但也要看到,全球貿易正呈現出趨穩改善的跡象。
汽車出口增勢明顯
今年6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滿一年。一年來,RCEP在降低區域國際貿易成本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山東臨沂某機械科技公司負責人介紹,僅在今年前5個月,該公司就憑借海關簽發的RCEP原產地證書,將價值200萬貨值的電動車零部件出口至印度尼西亞,比中國—東盟自貿協定項下優惠稅率多享受了5個百分點的關稅減讓。
而在對拉美地區的汽車出口中,今年前4個月,中國整車出口排名前五的目的地國家中,巴西和墨西哥占據兩席。綜合巴西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數據,今年前4個月,中國電動汽車在巴西的銷量達4.8萬輛,為去年同期的8倍。這一變化主要源于巴西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增長和政府的支持政策,以及中國車企在當地市場策略的調整和積極推廣。
巴西進口汽車關稅稅率高達35%。2015年開始,巴西對純電動汽車免征關稅,并給予混合動力車型相應關稅優惠,吸引了中國車企前去“掘金”。長城汽車副總裁兼拉美區域總裁楊偉奇稱,由于高額關稅,巴西此前對汽車市場的開放度較低。新能源汽車關稅調整實際是給大家開了一扇門,這也正好與中國車企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優勢相吻合。
奇瑞汽車、江淮汽車、吉利汽車等中國車企,在燃油車時代就已進入巴西市場,目前正在加大新能源產品投放;而在2022年開始以新能源產品進入巴西市場的長城汽車和比亞迪,則在加速提升當地銷量。
面對涌入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巴西政府已從今年1月起恢復征收新能源汽車進口關稅,并對混合動力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純電動車設置了分階段稅率。預計2026年,巴西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稅率優惠將完全取消。
新關稅政策公布后,車企都希望趕在今年7月稅率抬高之前發貨,這導致中國至巴西的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出現井噴。不過,一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人士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這一輪巴西純電動車進口關稅上調的幅度為8%,車企沒有必要大批囤積車輛,因為物流、停放、場地等也需要大量費用。
楊偉奇指出,關稅優惠注定是階段性的措施,未來沒有本土產能的車企很難在巴西生存。長城巴西工廠預計最早在2024年底投產哈弗H6的HEV(油電混合動力)和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兩款車型,工廠從生產工藝來說將包含除了沖壓之外的焊裝、涂裝、總裝三大工序。巴西工廠主要服務于南美市場。
2023年7月,比亞迪宣布將在巴西建設三座工廠,分別用于生產新能源乘用車、加工磷酸鐵鋰電池材料以及生產電動客車和卡車底盤。其中,乘用車工廠預計在2024年末或2025年初投產。
墨西哥市場也在向新能源轉型,而市場機遇不限于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墨西哥市場銷量前三的中國車企是上汽集團、奇瑞汽車和江淮汽車,均以燃油車為銷售主力。
海運市場何時正常化
目前,海運的不確定性不但影響海外終端品貿易商的備貨節奏,也給低毛利出貨的中國制造商帶來壓力。全球貿易商均期待地緣政治沖突的影響能得到消減,以使海運正?;?/p>
紅海危機仍在蔓延。為盡量保證原有船期,航運公司須被迫額外注入運力以盡量保證船期的穩定。這導致整體市場運力稀缺。然而,根據航運咨詢機構克拉克森的統計,盡管今年初全球有約120萬標準箱的新船下水,占現有集裝箱運力的4%以上,運力供應仍十分緊張。5月中旬,全球僅有0.7%船舶處于閑置狀態,處于歷史低位水平。
在這種背景下,航運公司和貨代平臺正在采取多種措施來應對市場的不穩定性。目前,航運公司紛紛喊漲,已影響到長協貨主的出貨價。一名頭部國際貨代公司人士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長協合約價格與即期市場價格的倒掛使得貨主面臨更高的運費,而航運公司則試圖通過調整航次和增加附加費用來管理有限的運力。
在集裝箱設備領域,國內集聚了中集集團、勝獅貨柜、新華昌和上海寰宇等造箱企業。這些企業的市場份額占全球的90%以上。據記者了解,這些集裝箱制造廠目前正滿負荷運轉,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有大量的集裝箱供應市場,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缺箱的問題。同時,隨著新船的交付和航運公司在熱門航線上增加服務,部分運力壓力預計將得到減輕。
對于自4月初開始貨運爆艙的拉美市場,航運公司雖在大幅投放運力,卻仍吃緊。5月下旬,集裝箱航運公司達飛輪船新增一條中國至墨西哥的M2X航線,投入了8艘4000標準箱以上規模的集裝箱船。除了達飛輪船,全球最大集運公司地中海航運、中遠海運集團,5月也先后推出新的中國至墨西哥航線。
盡管供給端的運力預計將有所增加,但港口的效率和航運線路的穩定性仍是未來幾個月航運市場能否正?;年P鍵。上述頭部國際貨代公司人士表示,航司也在籌劃如何長期提升運力效率,比如馬士基規劃以馬來西亞的丹戎帕拉帕斯港作為中轉樞紐港,中國到歐洲集裝箱則通過快船運輸到丹戎帕拉帕斯港,再轉大船運輸到歐洲。
業內專家指出,通過提前訂艙、加強與航運公司的合作,以及利用多樣化的運輸路線,中國企業正在積極尋找應對全球海運動蕩的策略,以保障外貿活動的穩定和增長。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下半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仍然比較復雜。商務部將進一步發揮穩外貿政策的綜合效能,切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持續培育外貿新動能,全力推動外貿質升量穩。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6月24日 第04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