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家和居民代表正在查看誠順和中醫館的中藥材。柯志剛攝
中醫專家、居民代表與誠順和中醫館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
誠順和中醫館代翠華院長(左一)向中醫專家和居民代表介紹館內的中醫科普長廊。
6月25日,由中醫專家、社區居民、媒體代表組成的“聚焦‘家門口’的好中醫——武漢基層精品中醫市民觀察團”開啟首場活動,走進位于武昌中南路街道丁字橋的武漢誠順和中醫館。市民觀察團通過實地探訪、現場“面試”,對該中醫館進行多維度“評價”。
為了更好地推進武漢基層中醫機構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在基層辦好中醫,長江日報傳媒集團聯合湖北省中醫師協會共同開展“聚焦‘家門口’的好中醫——武漢基層精品中醫市民觀察團”活動,邀請中醫專家、社區居民、媒體代表,走進武漢基層中醫院、館、閣(二級及二級以下中醫醫療機構)及綜合性醫院的中醫科,探訪基層中醫機構在百姓身邊提供高質量中醫服務的生動實踐。
從今年6月至9月,市民觀察團將對基層中醫機構的服務場所基礎設施、中醫適宜技術實施推廣、中藥藥事、專業技術人員配備、中醫藥健康管理、中醫藥服務、中醫藥健康科普宣傳、依法依規誠信服務、患者滿意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
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
更好滿足市民需求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基層中醫機構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促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湖北省中醫師協會會長、湖北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湖北中醫大師周安方教授表示,推進武漢基層中醫機構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在基層辦好中醫,提升基層中醫機構醫療服務能力水平,將更好地滿足市民多元化健康服務需求。
武漢誠順和中醫館代翠華院長介紹,誠順和創館至今整整10年,始終把“讓老百姓看上名中醫,用上好中藥”作為價值核心,這也是立館的初心。誠順和堅持做純正中醫的傳承者,遵循“病癥合一、辨證施治、標本兼顧、整體平衡”的中醫思想,堅持四診合參、八綱辨證的傳統中醫診斷方法,專注于疑難病、慢性病的中醫診療、調理和養生服務。經過10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中醫診療、中藥飲片、膏方定制、慢病調理、養生保健于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
建立“梯隊模型”
解決基層中醫機構人才培養問題
不少民營中醫機構的醫護人員以應屆畢業生和退休人員為主,基礎薄弱,流動性大,這成為制約基層民營中醫機構的突出矛盾。湖北省中醫名師、武漢市中醫大師、武漢市中醫醫院原副院長崔金濤教授表示,中醫人才是解決基層中醫機構發展問題的關鍵。
“武漢誠順和中醫館廣納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代翠華院長表示,誠順和中醫館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開放的中醫診療平臺,做好對專家的服務,做好對病人的服務,讓中醫專家沒有任何后顧之憂,讓病人得到細致、周到、適配的診療,專家引來病人,病人傳播專家,這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在人才培養上建立了“梯隊模型”,讓青年醫生跟隨老中醫看診抄方,不定期開展典型醫案交流會、研討會,不斷在臨床實踐中提升醫術水平。
建立三級健康護理模式
滿足大眾全生命周期健康需要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成為突出的健康問題。湖北省開展“323”攻堅行動,旨在解決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突出健康問題。湖北省中醫師協會基層分會主委、湖北中醫藥大學王朝陽教授表示,上工治未病,中醫藥在慢性病預防、治療和管理方面有著特色優勢。
武漢誠順和中醫館從大健康的視角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建立了中醫“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后防復”三級健康護理模式,采取中醫“預防+治療+調養”三級健康保護機制,滿足大眾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
確立藥房“三大鐵律”
把藥材質量視為醫館命脈
武漢誠順和中醫館自創立以來,始終保持和堅守著傳統中醫“仁心濟世,仁術救民”的本原初心,經過十年的積累和沉淀,不僅把“誠”字牢牢地刻在了醫館的牌匾上,更是將“誠”字深深地刻進了病人的心里。
湖北省中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湖北中醫藥大學原校長、湖北中醫大師、湖北國醫楷模張六通教授提醒醫館負責人,“名醫”是靈魂,“好藥”是根本,俗話說“藥材好,藥才好”,中醫藥非常講究地道藥材,一定要做到誠信行醫,保證藥材質量。
面對專家的諄諄告誡,代翠華院長堅定地表示,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就為中醫立下了“行訓”——醫乃仁術,醫者仁心!藥材的質量不僅決定著治病的療效,更關系著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在創館之初,誠順和就把藥材的質量視為醫館的命脈,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藥材檢驗標準和流程,將“切不可來源不明,切不可以次充好,切不可偷工減料”確立為藥房“三大鐵律”。
堅持派專家進社區
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健康服務
“十年來,誠順和中醫館幾乎每天都堅持派中醫專家進社區,給我們廣大居民提供健康咨詢、把脈問診。他們不僅免費看病,對孤寡老人或行動不便的居民,還派專人免費送藥到家,受到社區居民的廣泛稱道和好評。”梅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徐俊對誠順和中醫館的暖心服務連連表示感謝。
代翠華院長介紹說,誠順和中醫館進社區舉辦健康講座、免費義診堅持了10年,做這些公益活動不僅僅是為了方便服務社區居民,也是讓老百姓更真實地了解中醫、認識中醫、貼近中醫,讓中醫更好地指導大眾健康生活,盡可能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她表示,今年是誠順和舉辦“冬病夏治節”第11個年頭,醫館針對老年群體、兒童群體、女性群體和男性群體不同的體質特點和疾病證型,分別推出了三伏貼、三伏灸、三伏針以及湯方、茶方、足浴方等多種形式和特色的“冬病夏治”方案,優惠力度非常大,醫館很多老顧客提前一個月就預訂了。活動期間,社區居民可以享受免費名醫問診、免費貼伏前貼等。
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周邊居民自稱“誠順和的鐵桿粉絲”
“就我的親身經歷和親眼所見,誠順和中醫館與病人之間的關系比較和諧融洽,病人的評價都很高。”煤科設計院小區居民田娜和梅苑社區居民劉艷芳不約而同地表示,她們本人及家人一直在誠順和中醫館看診,算是“鐵桿粉絲”了。
代翠華院長表示,對老百姓來說看病所求并不多,一是能遇到知心的好醫生,二是能用上放心的好中藥。所以我們從不干預醫生專家如何開方用藥,只看病人病情的需要。原則就是:能外治的就不開內服藥,能用小方子的就不用大方子,能用單方的就不用復方,能多種疾病一起治的就不分開治,能一周恢復的就不開兩周的藥。總結來說就是: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