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境外招工信息,求職者可通過國家商務部官網查詢相關派遣公司是否被列入“國家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名錄”,僅憑對方提供的表格資料,并不能證實公司的正規性。同時,各國勞務派遣政策存在差異,具體求職政策可以通過相關國家大使館或官方網站進行求證。需要提醒的是,任何旅游簽證都不能等同于境外勞務簽證,求職者需分清簽證類型,避免被蒙蔽
宣稱只要參加線上面試,就可獲得稅后月薪3萬到5萬元的境外工作崗位,結果應聘者繳納2萬元手續費后,卻只換來一張旅游簽證。昨天,上海披露了近期破獲的“境外招工”騙局,詐騙團伙作案手法被揭露。
交2萬手續費卻等來旅游簽
今年2月,長期在上海務工的陳先生向寶山公安刑偵支隊報案稱,他在某短視頻平臺看到境外務工相關資訊,向客服咨詢后,該機構對他許諾可在國外提供稅后月薪3萬到5萬元的建筑工人崗位,且手續非常簡單。陳先生便在對方引導下繳納了報名費、手續費等各種費用2萬余元,并參加了簡單的線上面試,但等待4個月后僅獲得了一張旅游簽證,最終不僅沒獲得境外工作崗位,還被拉黑。
警方梳理發現,類似陳先生這樣陷入“境外務工陷阱”的并非個例。經查,犯罪嫌疑人姜某伙同崔某、李某等人成立了2家勞務中介機構,在不具備海外勞務派遣資質的前提下,招募員工按照“引流組、客服組、面試組”等進行分工培訓并開展工作。其中,引流組在各大社交網站、短視頻平臺發布可免費咨詢的境外招工中介廣告,吸引有出國務工意向的求職者;隨后,客服組按照既定“話術”,許諾可以提供高薪建筑工人、服務員、保姆等低門檻崗位,并虛構成功就業案例,逐步引誘被害人繳納報名費、手續費、簽證費;面試組則負責假扮境外雇主,對被害人進行所謂的線上面試,進一步鞏固求職者的信任,并以此拖延辦理進度。
犯罪嫌疑人姜某還供述,對于著急出境工作的求職者,團伙成員則會先為其辦理旅游簽證,穩住求職者,再以辦理務工簽證流程冗長、崗位應聘競爭激烈等為由,進一步誘騙求職者繳納加急費、服務費等,從而實施“二次詐騙”,直至被害人察覺異常,詐騙團伙便將其拉黑跑路。
“跨國公司”偽造資質招聘
在另一起“境外招聘”案件中,寶山警方還發現“跨國公司”存在偽造資質的情況。
今年3月,家住寶山的梁先生報案稱,自己長期從事木工工作,聽說境外務工收入高,于是在多個搜索網站查詢境外招聘信息,還添加了一位資深“中介”為好友,但先后投入近3萬元費用,等待了半年也沒能成行。
刑偵支隊反詐中心民警發現,梁先生在沒有提交任何學歷和技能證書的情況下,僅通過“線上視頻面試”就直接獲得了所謂的“境外勞務崗位”,在繳納了28800元的簽證費、律師費、交通費、服務費,并簽訂工作合同后,中介公司出具了資質初審和多個國家的工作匹配表,但始終被代理公司以“材料不全”“暫無合適崗位”等理由拖延辦理。警方調查發現,在消費者維權平臺、互聯網投訴平臺等均有涉及該公司的多起投訴。
經查,該公司并不具備海外勞務派遣的相關資質,開具的機票行程單、律師服務費和勞務技能培訓費等均系偽造,與國外合作公司簽訂的合同也都沒有甲方簽字和蓋章。
據犯罪嫌疑人童某供述,他于2023年起伙同他人成立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在搜索網站、門戶網站等投放勞務中介類廣告進行推廣,對前來咨詢的客戶謊稱可以提供全球范圍的簽證辦理和勞務輸出,包括廚師、護理、美業等“低門檻、高薪酬、無語言門檻”的工作崗位,又偽造資質初審表和工作匹配表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利用詐騙話術誘騙被害人繳納高額“一條龍”代辦費,并通過“春節放假”“國外海嘯”“崗位緊缺”等話術拖延。
實際上,該團伙在承諾辦理期限內(一般4—5個月)即注銷公司,拉黑已繳費的求職者,遣散客服人員,僅留下組長以上骨干成員重新注冊公司后繼續施騙。截至案發,童某等人已先后注冊3家同類公司,涉案金額逾400萬元人民幣。
如何避免“境外招工”陷阱?
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刑偵支隊政委李國平介紹,此類案件在詐騙手法上具有共同點。首先,詐騙團伙往往都以工作環境好、收入高、辦理快、門檻低等為誘餌,吸引求職者添加客服私信咨詢。當求職者表達出興趣后,再根據不同求職者的背景和需求,由客服組進行個性化誘導和說服策略,從而提升崗位的“吸引力”。
在收取辦理費用方面,客服會先收取一兩千元報名費,在求職者到公司考察或看了相關資料取得信任后,簽訂合同收取數萬元服務費。之后再向求職者提供虛假的雇主邀請函、資質初審表、工作匹配表等看似正規的紙質資料,甚至真實的旅游簽證,騙取被害人的信任。最后,詐騙團伙會通過拖延話術,不斷延長辦理周期,為實施詐騙爭取時間和空間。
求職者如何避免落入“境外招工”陷阱?上海警方建議,對于境外招工信息,求職者可通過國家商務部官網查詢相關派遣公司是否被列入“國家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名錄”,僅憑對方提供的表格資料,并不能證實公司的正規性。同時,各國勞務派遣政策存在差異,具體求職政策可以通過相關國家大使館或官方網站進行求證。需要提醒的是,任何旅游簽證都不能等同于境外勞務簽證,求職者需分清簽證類型,避免被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