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牡丹區成立駐蘇州流動黨員支部委員會。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更好地發揮流動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創新打造了“一核三站、四位一體”的“牡丹之鄉·紅色驛站”,統籌推動黨員管理、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和返鄉創業工作,牢牢攥緊了聯系服務流動黨員的“風箏線”,讓流動黨員有“家”更有“為”。
“建強組織+選好頭雁”確保流動黨員流而不失
《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規定:“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流出地黨組織可以依托園區、商會、行業協會、駐外地辦事機構等成立流動黨員黨組織?!边@為做好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牡丹區本著“黨員流動到哪里,組織工作就要覆蓋到哪里”的原則,在區級層面成立了流動黨員黨委,并以此為樞紐,統籌推進各地“牡丹之鄉·紅色驛站”建設,將分散化、碎片化的各類流動黨員群體納入統一的組織架構中,進一步加強了黨組織對在外流動黨員的集中管理與服務。
建強一批“主陣地”。制定《關于開展“牡丹之鄉·紅色驛站”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由區委、區政府主導,組織、人社、招商等部門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按照以流動黨員黨支部為核心、“返鄉創業服務站”“招才引智工作站”“招商引資聯絡站”三站協同發力的“一核三站、四位一體”的“紅色驛站”總體布局,積極推進牡丹區籍人士集中的大中城市“驛站”建設工作,目前已先后在北京、天津、青島、成都等地建立“紅色驛站”34個。
選拔一群“領頭雁”。突出政治標準選好支部帶頭人,挑選在外優秀人士擔任流動黨員黨組織班子成員和“三站”崗位人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把“紅色驛站”建設成為教育管理流動黨員、組織凝聚務工群眾、支持服務家鄉建設的樞紐。
設置一個“孵化站”。成立牡丹區返鄉創業促進會,設立黨支部,將尚不具備成立黨支部條件的“三站”黨員納入管理;建立“雙培養”機制,把流動黨員培養和優秀人才培養相結合,既把在外務工人員中的優秀人才培養成黨員,又把流動黨員培養成優秀人才,為驛站建設不斷充實后備力量。
“精準管理+跟蹤服務”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家
長期以來,流動黨員大多只是發生地理位置上的“流入流出”,與“流入流出地”很少發生關聯,久而久之會缺乏歸屬感、責任感。牡丹區建立健全駐外黨的組織體系,加強流動黨員隊伍管理,做到“紅色驛站”和流動黨員黨委信息互通、雙向聯動,嚴管厚愛相結合,激發流動黨員內生活力,為干事創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強化摸排聯動,提升信息效率。建立常態化摸排機制,每季度對全區流動黨員排查一遍,全面梳理流動黨員在外流動情況、交納黨費情況等;定期維護燈塔流動黨員管理系統,采取“一周一監測、一季一更新”的方式,實現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信息動態管理。
強化教育考評,提升管理力度。抓實組織生活制度,對工作地點比較固定、在外時間較長的流動黨員,將其組織關系轉入在外流動黨員黨組織,按要求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利用“學習強國”、牡丹先鋒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將流動黨員在外表現作為“兩評一考”的重要依據。
強化關心愛護,提升服務溫度。積極發揮在外流動黨員黨組織功能作用,協調有關部門維護好牡丹區籍黨員群眾在創業就業、薪酬落實、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權益,為在外流動黨員解決各類實際困難672個;以節假日流動黨員返鄉為契機組織大走訪,幫助在外及返鄉人士解決拆遷、子女入學、房屋租賃等事項320余起。
“搭臺賦能+歸雁興鄉”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為
流動黨員的地域認同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鼓勵黨員為推動家鄉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是提升外出流動黨員凝聚力的重要方式。牡丹區充分發揮流動黨員黨委的居中聯絡優勢,推動家鄉與驛站、驛站與驛站、組織與黨員之間的溝通聯系,共建共享資源、信息、市場,全力助推資金回流、項目回歸、信息回傳、人才回鄉。
搭建資源共享“立交橋”。借力“互聯網+”,創建返鄉創業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群,及時收集、推送在外菏商的需求信息,協調驛站做好交流。設立18個鎮街返鄉創業服務站,540個村級聯絡點,協助13家企業到外市開拓市場,向32個城市推介牡丹系列衍生品、傳統手工藝品、特色農副產品等50余種特產。
打造歸雁興鄉“快車道”。通過“紅色驛站”開展“身在異鄉當先鋒,我為花鄉作貢獻”“情系家鄉·鴻雁反哺”等系列活動,定期召開座談會、宣傳推介會,引導鼓勵在外人士回鄉投資興業。目前,34個“紅色驛站”累計引進過億元項目46個、投資總額101.2億元,吸引返鄉創業、投資興業人員4.3萬人,創辦各類經濟實體2.01萬戶,為牡丹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編好招才引智“英才譜”。在“紅色驛站”建立在外就業創業人員信息庫,構建與牡丹區籍高層次人才常態化聯系機制,適時組織回鄉考察重大項目,助力企業招才引智。自2023年以來,牡丹區新增返鄉創業人員4579人,創辦各類經濟實體2065家,引進過億返鄉創業項目3個,為全區返鄉創業、雙招雙引奠定堅實基礎。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7月08日 第18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