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武漢市中醫醫院冬病夏治伏貼節啟動現場,市民正在體驗中醫適宜技術。
7月15日是2024年的頭伏首日,數萬名武漢人將在這天趕赴醫院,貼三伏貼來保健養生,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近日,記者探訪武漢市中醫醫院及多家醫院中醫科發現,除了三伏貼,冬病夏治的“尖板眼”還有不少,比如三伏灸、三伏飲、隔姜灸等。專家提醒,市民可以抓緊時間找醫生辨證施治,根據個體情況量身定制冬病夏治方案,多管齊下,效果更好。
市民預約三伏貼熱情高漲
“去年、前年貼了‘鼻炎貼’,感覺有效果,冬天確實發作得少了。今年想帶孫子來貼‘小兒咳喘貼’,也能先預約嗎?”7月5日,武漢市中醫醫院第二十九屆冬病夏治伏貼節啟動,67歲的楊奶奶特意趕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咨詢敷貼事宜。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市民預約敷貼。
武漢市中醫醫院醫務部主任倪濤介紹,今年自6月起,就有不少老患者咨詢敷貼事宜,提前預約。還有些老患者在醫院敷貼過一兩年,今年計劃繼續敷貼,但暑假要外出旅游,就趕在7月上旬到醫院預約,等藥膏制作好后快遞到家,等到進入三伏后,按醫生此前的指導,自己就地敷貼。
“有些孩子去年敷貼過,家長感覺有效果,今年還想繼續敷貼。考慮到15日現場人多,不少家長提前來預約繳費,等當天直接來敷貼,可以加快敷貼速度、減少等候時間。”武漢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湯建橋說,至10日下午,該院主院區和西院區已預約敷貼2000多人次。
冬病夏治“尖板眼”還有不少
冬病夏治是傳統醫學的特色治療方式之一。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段,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治療某些屬于虛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達到標本兼治、預防保健的作用。
其中,冬病指的是某些好發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畏寒癥等。
“除了三伏貼,‘夏治’還有很多方法。”倪濤介紹,老百姓熟悉的三伏貼屬于“冬病夏治敷貼療法”,將特定藥物貼于體表穴位處,刺激穴位及經絡,使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腧穴直達病所,改善機體內環境,調整全身免疫狀態,從而預防和治療疾病。此外,還有中藥內服、針刺、艾灸、推拿、耳穴埋豆、拔罐等。近兩年,該院推出的艾姜灸、隔姜灸、督脈灸、局部灸等,就很適合和三伏貼一起施行,市民可以遵醫囑選擇“貼灸搭配”,提高綜合效果。
根據各自的診療特色,今年,武漢多家醫療機構推出三伏貼“搭檔”或是特色冬病夏治項目:在湖北省中醫院,今年除了三伏貼,還針對中醫辨證屬虛、寒的患者推出了三伏灸;針對寒濕類疾病與肥胖癥患者、心身疾病與失眠患者推出了三伏飲。武漢市第一醫院針對脊柱相關疾病患者推出了“節氣灸”,可治療退行性脊柱關節病、神經系統疾病、帶狀皰疹性神經痛等皮膚類疾病。
“從往年情況來看,家長們對于各類中藥香囊也很感興趣,來敷貼的時候,常會捎帶幾個香囊回家,尤其是驅蚊蟲香囊、防感冒香囊、安神香囊等。因此,醫院近期也特意多準備了一些香囊,供家長們參考。”湯建橋說。
提醒
貼三伏貼前先聽醫生意見
專家提醒,貼三伏貼前,最好先請醫生把脈辨證,判斷是否適合貼三伏貼、適合哪種三伏貼。
“有位患者,最近半個月突然膝蓋疼,想通過貼三伏貼來止痛。經過詳細詢問,發現他以前并沒有膝蓋疼痛的毛病,這次發病前曾經做過劇烈運動。這種情況就不能盲目貼三伏貼。”武漢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主治醫師奚海翔介紹,對于慢性疼痛患者或退行性疾病患者來說,冬病夏治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和緩解作用,但這位患者可能是急性運動損傷,需要先做檢查確診,再來對癥治療。
該院肺系病科副主任丁念介紹,貼三伏貼還需判斷患者體質,陰虛火旺的人群、燥熱體質的人就不適合貼三伏貼。此外,有急性炎癥、發熱、感染的患者,皮膚潰爛有外傷的人群、過敏性體質患者等,也不適合貼三伏貼。因此,患者在貼冬病夏治三伏貼之前,應先到醫院找專業醫師辨證施治,判斷是否適合貼三伏貼、適合哪種三伏貼、具體怎樣敷貼。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