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前福建省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消息,10年來全市已建成農村公路1662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100%、建制村雙車道公路通達率達100%,新改建農村公路646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超800公里,極大改善了農村公路安全狀況。
廈門全面構建市—區—鎮—村四級“路長制”組織體系,區鎮兩級路長辦設置率達100%,通過建立“區為主體、行業指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機制,打造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模式,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開發農村公路巡路App系統應用,實現對農村公路全方位實時動態監管,應用山區超視距危險路段預警系統,有效提升山區公路的安全系數;將村民居住點、風景旅游地和歷史文化資源等重要節點有效串聯起來,打造一批生態旅游路、農民增收路、安全舒心路。
近年來,廈門在公交與郵政快遞融合發展上下功夫,聚焦解決快遞進村難問題,協調市公交集團出臺快遞郵包優惠收費措施,并依托現有公交場站建成投用3個集公交場站、郵政快遞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運輸服務站。目前,全市村級快遞物流服務點達160個,區、鎮街、村三級物流節點覆蓋率達100%、建制村郵政服務100%覆蓋;開通12條融合線路,方便快遞進村、農產品進城,幫助快遞企業、基層網點降低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