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的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內,工作人員與白鯨進行親密互動。蕭山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供圖
隨著暑期旅游黃金季的到來,全國多地推出了消夏避暑類主題線路、夜游潮玩類主題線路等一系列文旅活動,進一步深化文旅惠民舉措,激發文旅消費活力。
一段時間以來,“city不city啊”網絡語爆火(有解釋稱,該網絡語是指“時髦不時髦”“有沒有城市格調感”),城市游持續升溫。
在此背景下,各地如何結合夏季旅游特點,撬動文旅消費新市場,拓寬消費增長新空間,助力城市火“出圈”?
親子旅游同歡樂場景豐富體驗多
正值暑期,以探索和文化體驗為主的親子游升溫。中國城市報記者了解到,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推出了相關旅游線路,即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湘湖越界《湘湖雅韻》演藝,讓親子游客盡享樂趣。其中,在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游客不僅能觀賞到北極熊、企鵝等種類繁多的極地動物,還能看到白鯨、海豚、海象、海獅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
除了杭州蕭山,也有不少游客選擇帶著孩子走進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重走徽商路、感受徽文化”。古韻繚繞的績溪縣上莊鎮是徽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徽墨、徽雕等文化品類更是熠熠生輝,吸引著無數親子游客前來體驗。
在福建省福州市,“夏一站趣福州”2024年福州研學旅游季啟動,主辦方推出了“閩都之光·名人精神的薪火相傳”“紅色傳承·重走閩江地下航線”“摩崖題刻·濃縮千年精華的‘東南碑林’”“智趣非遺·解鎖暑期新玩法”“鄉村日記·農事勞動促成長”等親子研學游線路。豐富多彩的活動,既能讓游客沉浸式地感受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又能使其直觀地體驗傳統非遺技藝,寓學于游。
據悉,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全市文旅企業、非遺傳承基地等主體推出了100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親子研學游產品,包括閩都文化、非遺體驗、科普教育、鄉村童趣、運動軍事等5個類別,地點范圍涵蓋多個區縣及景區。
文旅產品有情懷暑期“大餐”滋味足
以音樂為媒,與知音為伴,這個夏天,“杭州處處有歌聲”。在杭州,全城設有50余個歡唱點,散落在杭州的文藝賦美點位、水上游船、商圈廣場、城市微地標、景區景點等,讓市民、游客在城市的角角落落與歌聲不期而遇。
值得一提的是,“時光的膠片”音樂市集依托杭州市濱江區長河古鎮的歷史底蘊及古街風貌,利用“長河槐市”原有市集資源,結合旅游、觀光、購物、消費等內容,展現出豐厚的時光情懷。在復古風濃郁的市集里,黑膠唱片、舊版音樂雜志、CD光碟等老物件拉近了時空的距離,讓市民、游客穿梭在歲月的隧道里,重溫埋藏在心底的一段段美好的音樂回憶。
結合夏季旅游特點,串聯區域特色旅游資源,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策劃推出了“一路向北”避暑游、“悠然秦嶺”度假游、“黃河華影”山水游、“地道關中”人文游、“沿黃公路”自駕游5條精品暢游線路。此外,陜西各地還推出了4大類500余項特色“清爽活動”,其中包括文旅消費類主題活動、親水類主題活動、休閑避暑類主題活動、文化演出類主題活動等。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則通過統籌全市暑期重點活動,推出“緬懷致敬紅色游”“炫酷工業科技游”“長城古跡探尋游”“月光北京歡聚游”“訪古探幽文博游”“綠蔭戲水避暑游”“演藝之都沉浸游”“雙奧文化體驗游”八大系列主題活動。
有專家認為,北京作為傳統熱門旅游目的地之一,通過在暑期推出眾多玩法多元、體驗感強的旅游產品、游覽線路,將繼續吸引游客前往,持續“點燃”文旅市場。
文旅惠民措施助力暑期消費
今年暑期,福州市持續推出“好年華聚福州”旅游觀光活動,并通過“好年華聚福州”引才活動平臺微信小程序,向全日制大中專院校學生提供自主游覽和專線游覽服務,在線上向廣大學子免費發放一批A級旅游景區門票及內河游、閩江游等項目船票。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還攜手同程旅行推出福州文旅夜經濟消費補貼大促,組織文旅企業推出一系列文旅惠民活動,如三坊七巷、貴安歡樂世界、福建鳳翔首邑溫泉度假村、閩越水鎮等景區推出門票優惠,紅蟳公社、心上蓮、福州首開君瀾溫泉酒店等推出餐飲和住宿優惠吸引游客。
而在云南大理,“航空+旅游”的方式讓游客實現高效游,進一步激發三、四線城市航空市場需求,促進大理與周邊縣鄉的經濟文化交流。近期,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聯合大理機場、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國國航等企業來到賓川縣開展云南航空文旅“機票大篷車·進縣下鄉”活動,通過大篷車進縣下鄉的形式,深入基層地區,宣傳機票優惠信息及航空出行的便利,提高機場的知名度和銷售量,拓展新的客戶群體。
浙江省也推出了一系列暑期文旅惠民舉措,鼓勵各地結合暑期特點,因地制宜配置文旅消費券種,優先采用“即申即用”“免申即享”方式,提升游客獲得感;鼓勵各地聯動金融機構、電商平臺、新媒體平臺和旅游景區、星級飯店、“百縣千碗”體驗店等經營主體,推出暑期專享票價優惠、消費滿減、折扣套餐等惠民活動;依托“游浙里”等平臺,適時推出浙江文旅惠民卡。
凸顯城市特色激發文旅動能
眼下,全國多地為推動文旅市場繁榮發展,推出了一系列“夏日限定”活動,有利于撬動文旅消費新市場、拓寬消費增長新空間、助力城市火“出圈”。
對此,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教授吳麗云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旅游城市可以結合暑期旅游市場的特點,加強文旅營銷策劃。比如讓旅游達人以視頻方式破解文旅傳播“流量密碼”,推薦他們走進當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景點,在內容呈現上重視故事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從而讓地方文化的傳播更加生動有趣,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從“進淄趕烤”、貴州榕江“村超”的爆火,再到甘肅天水因麻辣燙“出圈”,多地不斷創造“消費傳奇”。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知名文化產業學者郭萬超表示,實際上,有些新興網紅城市“出圈”前在網絡媒體上的曝光度相對較低,在文旅市場的知名度并不高。例如,在“出圈”爆火前,貴州榕江的微信搜索指數為200多萬,甘肅天水的微信搜索指數為400多萬,與上海的5億相比,相差甚遠。然而,正是因為這些城市處于二線及以下,其消費水平、商品價格相對較低,所以自帶“高性價比”優勢。相比傳統旅游城市“虛高”的消費價格,這些城市的“高性價比”凸顯了極為“接地氣”的親和形象。
此外,郭萬超建議新興網紅城市憑借短視頻等新媒體傳播,以娛樂活動或美食為中心,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亮眼的城市名片,吸引游客注意力。他認為,可以結合各城的背景,既營造出煙火氣息濃厚的城市“人情味”,又塑造出熱情大方的城市形象。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7月15日 第11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