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被稱作“21世紀的終極能源”。隨著我國能源結構逐漸從以傳統化石能源為主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多元格局,氫能在保障能源安全、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實現“雙碳”目標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當前,吉林省正在深入開展“氫動吉林”“航煤綠動”“醇行天下”行動,把發展氫能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引擎,積極順應能源變革發展趨勢,立足吉林產業基礎優勢,超前謀劃布局,搶占氫能產業發展制高點。同時提出2025—2035年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力爭形成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培育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氫能獲得吉林省如此“強勢”關注,緣于戰略意義上的重大考量。在當下吉林風力、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已趨于成熟的背景下,為何還要搶先開啟“氫能時代”?此外,圍繞“氫動吉林”等目標,吉林省還有哪些規劃部署和具體舉措?
發展氫能產業吉林優勢何在
驅車駛入吉林西部,伴隨著當地“特產”大風,林立的風車發力轉動,藍色的光板熠熠生輝。
與此同時,曾以八百里瀚海著稱的吉林西部,依托河湖連通、引嫩入白等工程,逐漸形成江河泡沼互濟的生態水網,上演“綠色奇跡”。
風、光、水齊聚,吉林氫能的春天來了。作為我國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窗口,吉林省區位優勢明顯。
產業發展協同性強。吉林省是新中國汽車產業和化工產業的搖籃,產業實力雄厚;作為農業大省,對化肥有剛性需求;碳纖維產業發展迅猛,已躍入國內第一梯隊。全省產業基礎與氫能產業融合度高、銜接性好。
產學研發展基礎好。吉林省擁有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吉林大學、東北電力大學等重點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電解水技術、氫氣儲運及應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成果,產業研發與人才底蘊深厚。
“氫能產業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目前國內外仍以發展灰氫和藍氫為主,吉林省的主攻方向是綠氫,與‘雙碳’目標和全球減排方向高度契合,有望憑借在氫能產業領域塑造的新優勢,進一步縮小與發達省份技術和產業發展差距。”對于吉林省發展氫能產業,吉林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高蕓充滿信心,“從氫能產業四大環節看,吉林省在‘制’‘用’兩端同時布局、日趨成熟,相比其他省份在單一環節發展更具潛力。”高蕓介紹,制氫方面,吉林省自然稟賦基礎厚實,風力和光照優勢明顯,水資源豐富,產學研優勢突出;運用方面,產業銜接度高,坐擁一汽集團、吉林石化等國內汽車、化工領域的頭部企業,氫能產業融合度高、銜接性好。
長春工業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王哲和高蕓有著相似的觀點。他談到,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氫氣被稱為綠氫,具有低碳甚至零排放等特點,是未來可持續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吉林省新能源資源稟賦優越,作為國家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松遼清潔能源基地的核心區域,待開發規模達到上億千瓦,后備資源充足,發展綠氫條件優越。
氫能戰略布局吉林何時謀劃
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吉林省新增綠氫項目規劃投資高達621億元,已成為我國綠氫項目投資高地。
數據背后折射出來的,是吉林發展氫能的真抓實干——強宣傳、促招商,優化審批程序,強化服務保障,及時解決問題……
嫩江灣畔,吉電股份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率先搶跑;查干湖旁,中能建松原氫能產業園項目緊追不舍;三一吉林長嶺風光氫儲氨數字化示范項目、上海電氣洮南市風電耦合生物質制綠色甲醇一體化示范項目等多個項目蓄勢待發……
在吉林省新能源“大戶”白城市,已率先開展15輛氫能公交交通示范,成為東北地區首個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投運的城市。
無獨有偶,每天早晚通勤高峰,6輛標有“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的吉電股份氫能大巴車都會滿載職工往返于長春市區和示范園區,成為北國春城綠色交通轉型的一抹風景。
而吉電股份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在建設風電、光伏、儲能項目的同時,將新建制氫、儲氫及18萬噸合成氨裝置。
“合成氨是很多化工企業都會用到的原材料,該項目建在吉林西部制氫化工產業園區,生產的合成氨可直接供給周圍化工企業使用。”吉電股份氫基綠能銷售總監梁宏介紹道。
“目前國內已有26個省份發布了氫能規劃,40多家央企布局氫能產業。隨著‘氫動吉林’行動取得階段性進展,吉林省氫能產業發展水平已處于國內第一梯隊。”吉林省能源局相關同志介紹,“省內氫基綠能在建及擬建項目建成投產后,合計年制氫將超20萬噸,年制氫基綠色能源超100萬噸,新增新能源裝機約500萬千瓦。”
吉電股份是國內第一批進入氫能“賽道”的央企,也是深耕吉林的本地央企,助力吉林氫能落地結果,責無旁貸。“在‘氫動吉林’行動第一批項目清單12個項目中,有5個項目由吉電股份建設或參與建設。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項目憑借‘六項國內第一,三項國際領先’的技術創新,為吉林省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提供了‘吉電方案’,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創新發展之路。”梁宏還談到,由于國內外越來越看重產品的“零碳”屬性,吉林省著重發展的綠氫,在產品出口方面極具優勢。
“氫能時代”吉林如何搶占新賽道
“我們地理條件優越,通多條高速公路。”“廠房已經建好,靜待各位參觀洽談。”“只要你想,‘保姆式’服務隨時有。”……
講政策、談優勢、亮服務,2023年12月14日,數百人參加的吉林省新能源產業招商推介大會氣氛熱烈。吉林省能源局負責人深度解讀了省“綠電+消納”四種模式,省內多家綠能產業園區作主題推介,廣邀新能源企業到吉林投資興業。
此前幾年,吉林省就已錨定發展目標,氫能產業謀劃動作頻頻——
2019年初,在吉林省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吉林省提出建設中國北方氫谷;同年5月,白城市發布《白城市新能源與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同年9月,吉林省首輛氫燃料電池客車在延吉下線;2020年10月,白城市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成為東北地區首個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投運的城市;2022年,啟動“氫動吉林”行動,產業規模劍指千億元級;2022年10月以來,配合“氫動吉林”重裝啟航,出臺《“氫動吉林”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文件;2023年11月,吉林省氫能產業綜合研究院成立,為全省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研保障;之后不久,全面落實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精神,出臺《搶先布局氫能產業新賽道實施方案》,提出為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撐。
吉林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10余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區就獲批打造國家首批7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之一。隨著一大批國內頭部企業落地,西部“陸上風光三峽”與東部“山水蓄能三峽”齊頭并進,吉林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新能源裝機容量屢創新高。
然而,尚不足以消納的本地體量以及逐步完善的外送通道仍不能消化急速增長的裝機容量,氫能產業的崛起為提高剩余風電、光電利用率另辟蹊徑。
2019年,為實現新能源產業發展與氫能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提質增效,助推吉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吉林省立足新能源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氫能產業發展現狀,開始謀劃探索氫能產業,提出打造“中國北方氫谷”。
“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吉林在2019年開啟探索氫能產業可謂搶抓了發展先機。”王哲認為,吉林省目前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面臨著壓減煤炭消費總量、治理環境污染、降低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等嚴峻挑戰。將氫能產業作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是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的重要路徑,亦是助力工業、交通、能源等領域深度脫碳的重要支撐。
氫能產業項目建設加速奔跑,應用場景創新塑造,打造吉林特色氫能全產業鏈體系有序推進……蓄勢待發的吉林氫能產業,必將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強大支撐。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7月22日 第09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