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國內生產總值(GDP)61.7萬億元,同比增長5%。國民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盡管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應該說是一份可圈可點、沉甸甸的成績單。
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回顧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內結構調整持續深化等帶來新挑戰,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形有波動、勢仍向好”。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指出,要全面地辯證地看,既要看到短期波動之“形”,更要看到長期發展之“勢”。
從二季度當季情況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7%,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從基本面看、從中長期看,經濟穩定運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比如,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6.7%,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0.5%,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6%且快于全部投資6.7個百分點。
當前,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上半年,產業轉型升級穩中有進,產業向“新”向“綠”轉型態勢更加明顯,尤其是集成電路、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智能綠色新產品表現亮眼,產量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為經濟持續發展積蓄了新動能。
放在全球坐標中觀察,我國一季度GDP增速快于美國、歐元區、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通脹具有黏性,地緣政治沖突、國際貿易摩擦等問題頻發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表現依然較好。與此同時,近段時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合組織等多家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彰顯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
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表示,總體來看,我國經濟整體延續恢復向好態勢,雖然短期內可能有波動,但在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的情況下,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市場潛力穩步釋放
從避暑旅游到防曬市場,再到“奶茶經濟”“夜經濟”,人們的出游熱情持續高漲,文旅市場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夏日消費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今年夏天,全國各地推出超過6300項惠民措施,發放總額1億多元的消費券,其中包括景區門票降價、旅游企業提供折扣等優惠活動。與此同時,面對紛至沓來的八方游客,各地也開啟“寵客”模式,推出“量身定制”的貼心服務,奉上別具一格的夏日出游體驗。
出行游玩增加了,親友聚餐頻繁了,可感可觸的日常生活印證著消費市場總體呈現持續恢復態勢。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7.9%,交通出行服務類、旅游咨詢租賃服務類零售額增長較快。
各行各業的消費,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助推經濟回升向好: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增長3.0個百分點,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
創新服務激發消費潛力。今年以來,服務消費場景活躍,服務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帶動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9.2%,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5.6%,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同時,服務零售保持較快增長,出行類和數字服務消費需求不斷釋放。
優化供給點燃消費熱情。酷暑“攪熱”了夏日消費市場,走進家電市場,空調自清潔功能、無霜冰箱、自動加熱馬桶圈及無頻閃燈具等智能家電產品令人眼前一亮。許多消費者在體驗后感嘆:“這簡直是開啟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也催生了新的消費增長點。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不是簡單的同類產品置換,而是順應更高端、更智能、更環保、更個性化的需求趨勢,有利于推動相關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鄉村市場拓展消費空間。上半年,在農村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不斷推進等有利因素帶動下,鄉村市場銷售增速快于城鎮0.9個百分點,縣鄉消費潛力有效釋放。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所長郭春麗表示,消費梯次升級正在釋放新潛能,三、四線城市及縣鄉地區消費表現很亮眼,服務消費、線上消費、中高端消費也正在下沉。未來,縣鄉市場會成為消費新的增長點。
房地產市場活躍度近期有所提升。數據顯示,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總體收窄;同比下降,其中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同比降幅收窄。
“這表明,有關部門和各地積極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政策效應不斷釋放,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517”樓市新政落地后,全國房價的跌幅收窄,其中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的政策效應最為明顯,近期市場交易開始拉升,交易也總體活躍,產生了非常好的導向作用。
“樓市是影響消費提升的關鍵因素。”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團隊認為,下半年促消費政策還需進一步加力,這對提振消費信心、改善社會預期有直接作用。
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翻開半年報,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成績單亮眼,科技創新成果接連涌現。嫦娥六號實現世界首次月背采樣返回,深中通道創下10項世界之最,我國搭建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試驗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工程創新欣欣向榮,創新型國家穩步向前。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在穩定經濟運行的同時,對標高質量發展需要,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持續用力,著力激發內生動力活力,以確定性的轉型升級應對不確定性的風險挑戰,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勢頭向好。
產業優化升級步履堅實。造船業手持訂單增速屢創新高,鋼鐵業加快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上半年,3D打印設備、服務機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產品產量分別增長51.6%、22.8%、10.9%,新興產業跑出加速度。6G、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未來產業超前布局,孕育無限可能。
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在“City不City”的旅游新風尚下,外國游客的旅行方式也在悄然變化。他們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城市觀光,而是選擇乘坐高鐵深入體驗中國的現代化速度。在廣州、上海、北京等熱門旅游城市,從智能酒店到無人便利店,從自動駕駛到人臉識別,高科技元素隨處可見,讓海外游客連連稱贊,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中國的創新實力。海外博主們紛紛記錄下這些令人驚嘆的中國科技,通過各類社交媒體平臺分享到全球。
伴隨著高水平開放繼續深化,國際循環的質量進一步提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國積極拓展世界經貿合作“朋友圈”,上半年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額同比增長7.2%。與此同時,免簽國家范圍繼續擴大,外國人來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熱度攀升,中外人員交流更加密切。
上述新聞發言人還表示,我國仍處于經濟恢復和轉型升級關鍵期,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因素還不同程度存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仍需久久為功、持續用力。
中國經濟下半年走勢如何?能否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劉錦濤認為,總體來看,上半年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較為穩固。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激發新動能的基礎上,下半年,中國經濟將釋放更多活力,有望實現今年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7月22日 第06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