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萬列中歐班列日前從湖北武漢開出,較去年提前19天破萬列,共發送貨物超百萬標箱,同比增長11%。上半年,西、中、東三條運輸主通道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分別增長13%、20%和5%,南通道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同比增長15倍,為保障產供鏈穩定、促進中歐經貿往來注入了新動能,成為滿載發展機遇的“黃金列車”。
綜合重箱率穩定在100%
新時代的“鋼鐵駝隊”已跑過10余年,以更快速度、更低運價、更強集結能力,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中歐班列運輸貨物。目前,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4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100多個城市,一大批國際貿易、供應鏈服務等企業在沿線區域落地生根。
中歐班列裝運的貨物日益豐富,除了廣受歡迎的義烏小商品、蘇南紡織品、服裝外,更具產品競爭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組件、汽車配件、機械裝備等也不斷進入歐洲市場。返程的貨物品類也從早期的木材、汽車零配件等逐步擴展到機電產品、食品、醫療器械、機械設備、酒類等,實現了多樣化發展。目前,中歐班列運輸的貨物品類達53大類5萬余種,綜合重箱率穩定在100%。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積極推進新疆阿拉山口等國內鐵路口岸站、天津新港等發運站擴能改造,濱綏鐵路綏芬河至國境線等鐵路通道補短板項目建設,提升中歐班列口岸換裝能力和通道運輸能力;積極參與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7月1日起跨里海中歐班列實現“一日一班”常態化開行。
“新三樣”成中歐班列新增長點
上半年,中歐班列東通道滿洲里、綏芬河、同江鐵路口岸累計通行2899列、運送貨物30.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1%、3.4%,創歷史同期新高。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不斷強化干線、口岸通道作用,與國內口岸監管部門及境外鐵路加強協調協作,全面提升口岸作業效率和交接車能力。
各大鐵路口岸站對中歐班列實行優先辦理,協同海關、邊檢等聯檢部門,完善95306數字口岸系統功能,積極推廣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模式,有效提升中歐班列全程通關效率和便利化水平。6月15日起,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開行由每周5列增至每周17列,重慶、浙江義烏、湖北武漢、廣東廣州等城市陸續首開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
以中國制造“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產品和光伏產品為代表的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成為中歐班列新的增長點。湖南吉利汽車是中歐班列(長沙)的常客,6月份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出口貨物超1.35億美元。“吉利汽車不斷拓展海外市場,過去出口常走海運,需45天至60天,現在通過中歐班列(長沙)運輸,運輸時間平均壓縮了50%。”吉利汽車國際部經理李芳告訴記者。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