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齊鳴,響徹云霄。為期6天的“臨汾鑼鼓直播PK大賽”近日落下帷幕。
流傳于晉南地區的威風鑼鼓是由鑼、鼓、鐃、镲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打擊樂藝術形式,已有4000年歷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山西臨汾,威風鑼鼓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臨汾霍州霍山鑼鼓隊隊長樊貴鎖介紹,每逢正月十五,各村鑼鼓隊就挎著鼓、舉著鑼奏樂出發,參加以村為單位的鑼鼓比拼。兩支隊伍相遇,雙方互亮絕活。按傳統,對壘中保持節奏不亂者勝,不能承受對方干擾的為敗方,要給勝方主動讓路。隊伍間常常誰也不服誰,難分高下。
近年來,隨著直播和短視頻的興起,威風鑼鼓的舞臺開始從線下擴展到線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僅在抖音平臺上,就有超9000場以“威風鑼鼓”為主題的直播上演,累計觀看次數達1827萬。
新的傳播方式讓威風鑼鼓這一非遺被更多人看見。十幾年前,洪洞傳統鑼鼓隊隊長程北成騎著摩托車,跑遍數十個村落尋訪鑼鼓藝人,湊出一支洪洞傳統鑼鼓隊。可是,鑼鼓藝人們平時在外忙于生計,很難聚到一起排練,演出機會也不多,程北成辛苦組建的鑼鼓隊差點散伙。
前幾年,網絡直播興起,程北成和他的洪洞傳統鑼鼓隊找到了“第二舞臺”。每天晚上,隊員們都會出現在直播間,展示鑼鼓技藝、講解鑼鼓知識、切磋表演技巧……一場又一場的直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鑼鼓藝人們也在觀眾的鼓勵下,開始挖掘整理傳統的鑼鼓曲牌,使之得以恢復。比如,在這次的大賽中,洪洞傳統鑼鼓隊就表演了傳統威風鑼鼓曲牌《亂撕麻》,而這個曲牌在民間曾一度失傳。
直播也為威風鑼鼓不斷注入新鮮血液。通過在直播間表演鑼鼓,堯都萬全堂鑼鼓隊隊長周朝輝吸引到一批年輕粉絲,一支青年新銳鼓隊也由此成立。青年隊員們白天忙于各自工作,但到了夜晚,只要周朝輝在微信群里丟出一句“出來玩鼓嗎”,大家無不熱情響應。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鑼鼓隊中,鑼鼓老藝人感慨:“威風鑼鼓有希望哩!”
“此次鑼鼓大賽是將‘直播PK’與鑼鼓非遺相結合的一次嘗試,整個大賽直播累計吸引1349萬人次觀看,讓晉南威風鑼鼓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了更廣闊的舞臺。”臨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龍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