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政務服務中心網辦區,行政辦事員在協助市民通過浙里辦進行自助辦理業務。
人民圖片
政務服務改革是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環節,更是改革為民的生動實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政務服務改革,浙江始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最多跑一次”改革發端于浙江,是對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工作時倡導的機關效能建設的繼續深化,是一場從理念、制度到作風的全方位深層次變革。自2016年12月開始,“最多跑一次”改革已開展7年多,成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代名詞和金字招牌。
改革向縱深推進
浙江省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有著扎實的前期工作基礎。
時間回到十年前,2014年,浙江省率先推進“四張清單一張網”簡政放權改革。“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指的是通過建立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企業投資負面清單、省級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建設浙江政務服務網,推進政府的簡政放權。
同年6月25日,全國首個省、市、縣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浙江政務服務網開通運行,浙江率先公布省級行政部門權力清單,任何人只要登錄浙江政務服務網,都可查看包括權力實施主體、實施依據等詳細信息。
2016年12月27日,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理一件事情,在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時,從受理申請到形成辦理結果全過程只需一次上門或零上門。
2017年2月,浙江省政府出臺《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改革思路,確定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
一些好的經驗做法有必要在立法層面進一步固化和升華,一些體制機制上的問題需要在立法層面作出回應、提供依據……
2019年1月1日,《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規定》施行,對“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成果進行了固化提升。
快馬加鞭未下鞍,改革由此而起并不斷深化。
2021年2月,浙江省啟動數字化改革,構建“1612”體系架構,夯實“平臺+大腦”智能底座,打造“改革+應用”重大成果,以數據流整合決策流、執行流、業務流,推動各領域工作體系重構、業務流程再造、體制機制重塑。
2023年以來,浙江省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以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為牽引,持續推動營商環境走在全國前列,連續4年被全國工商聯評為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
據悉,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重點是打造進一扇門辦各類事的“新平臺”,創造數智賦能直達快享的“新體驗”,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新場景”,構建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解決的“新機制”,塑造服務和監管融合的“新形態”,更好地賦能企業降本減負增效、撬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進一步提升涉企問題解決實效、法規政策集成落地實效、新質生產力培育實效。
撬動全方位改革
“最多跑一次”應群眾需求而生、為解決問題而變,改革的評判權也交到群眾手中,“讓實踐來檢驗、讓基層來評判、讓群眾來打分”,變自我評價為群眾評價,變群眾觀望為群眾參與,讓群眾成為改革的監督者、評判者、推動者。
從“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的變化不是簡單量變,其帶來的是政府職能的深刻轉變、權力運行方式的深刻變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深化運用,極大地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王女士是新疆人,近年來在杭州九堡做服裝生意,今年她想讓女兒從老家轉到杭州上學,沒想到直接前往新學校提供女兒的身份信息后就完成了申請,不用再往返到幾千公里外的老家開具學籍證明。
“一直聽說浙江的‘最多跑一次’,這次給女兒辦轉學切實感受到了浙江速度!”王女士高興地說。
如今,打開浙江政務服務網的《浙江省“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可以看到,絕大多數事項后面已經標注上了“跑零次”。
一子落,滿盤活。“最多跑一次”撬動了浙江各方面各領域的改革,在諸多方面取得重大實質性突破,顯現出巨大的示范帶動效應,引領形成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發展的新優勢。
今年以來,隨著浙江省交通治超非現場執法“自助辦”平臺的上線,浙江交通運輸違法處理開啟了從線下到線上辦理的轉變,執法辦案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治超非現場違法處理實現“跑零次”。
該“自助辦”平臺依托浙江政務服務網和省治超非現場執法平臺,通過企業、個人實名認證注冊等方法,免去了線下處理非現場違法超限運輸行為的繁瑣流程,當事人僅需提供委托書、身份證明等材料,違法處理時在線簽署相關文書,處理完畢后可通過微信浙江財政公眾號、支付寶渠道,實現在線繳納罰款。這一系列簡便的操作流程,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
一項項改革,由“最多跑一次”激發,逐層遞推,不斷助推著浙江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浙江全省市場經營主體達1040萬戶,相當于平均每6.5個浙江人就有1個老板。截至2023年底,民營經濟創造了浙江67.2%的生產總值、71.7%的稅收、80.2%的進出口,提供了87.5%的就業、96.9%的市場經營主體;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連續25年居全國首位。
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
2018年3月,“最多跑一次”寫入這一年的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
同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經驗做法”作為典型經驗之一向全國全面推廣。
2019年4月1日,由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為第一起草單位、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經驗為基礎的《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指南》國家標準在全國實施。
其中,重點采納了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并聯審批、多圖聯審、區域評估、“標準地”、限時聯合驗收等改革成果,以及浙江省數據共享舉措、政務服務系統建設模式、無差別全科受理等實踐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文本。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體現。近年來,各地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變“群眾跑”為“數據跑”,變“反復跑、多頭跑”為“最多跑一次”。
在河南省蘭考縣,該縣以數據為媒,陸續推出“就近辦”“掌上辦”和“一件事一次辦”等惠民便民新模式。同時,考慮到一些群眾出門不便、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問題,蘭考縣在每個村莊派駐了鄉村協管員,替群眾“跑腿”。如今,蘭考縣的“婚育一件事”辦理時間從22個工作日縮減到1個工作日;“新生兒一件事”辦理時間從62個工作日縮減到1個工作日。
在甘肅省武威市,該市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線上“一網通辦”推廣力度,優化線下“一窗通辦”集成服務,實現企業開辦“一套材料、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日辦結”。聚焦開辦成本,推出“企業開辦大禮包”,從資料打印、印章刻制到營業執照郵寄,全部實行免費服務,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無前,山高路遠但見風光無限。從浙江到全國,“最多跑一次”改革永遠在路上。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7月29日 第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