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金暉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施婕
當中藥和冰淇淋相遇,會碰撞出什么樣的味覺火花?近日,一類名為“藥膳冰淇淋”的新式甜品出現在上海、武漢、哈爾濱等城市的冰淇淋門店中,備受追捧。
中藥跨界食品領域不算新鮮事,從早前的中藥茶飲、中藥面包、中藥咖啡,到現在的中藥冰淇淋、中藥雪糕,主打新中式草本概念的中藥食品受到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青睞。據媒體報道,在上海一家新開的冰淇淋店內,最近主打推出的藥膳冰淇淋吸引了眾多顧客排長隊購買,熱門口味如薄荷西瓜霜、野菊開心果、煙熏烏梅、山楂佛手柑、川貝枇杷膏等,常常一上線就賣斷貨。價格方面,120克的冰淇淋售價38元,150克售價45元,作為加料,東北長白山人參每份12元,冬蟲夏草每份18元。
藥膳冰淇淋其實并非該店獨家推出,一些中醫藥科研機構也在發力研發。比如,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近日推出了三款中藥雪糕,配方靈感來自中醫經方,分別具有驅寒、飽腹和健脾功效。據介紹,其中一款含姜產品,吃起來冰冰涼涼的,卻能驅走身體寒涼。提及研發初衷,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從中醫藥食同源的理論出發,在冰淇淋中加入食養材料,不僅美味也兼顧了健康。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調查發現,熱衷為中藥冰淇淋買單的消費者大多出于嘗鮮考量,想親身感受一下藥膳冰淇淋的口感魅力。那些不斷復購的顧客則是因為“味道挺不錯”,有中藥背景加持,覺得至少吃了對身體是無害的。非常認同中醫“藥食同源”的消費者則表示:“吃了這些藥膳冰淇淋,或多或少會有一點功效。”
加入中藥的冰淇淋是否真能做到美味養生兩不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金暉肯定地說,中藥冰淇淋是沒有養生功效的。首先,中醫認為,人體健康與人體內的陰陽平衡密切相關,寒涼食品因性質屬寒,易導致人體內陽氣受損,會影響脾胃功能。換句話說,吃冰淇淋這類寒涼的食物,本身就不養生。其次,中藥首先是藥材,除了藥食同源的食材外,不允許將任何其他藥材加入普通食品中。第三,中醫講求對證治療,辨證施治,冰淇淋中的中藥配方是否適合個人體質,需要專業醫師判斷,如果不適配,不僅起不到效果,可能還會傷身。最后,即使是藥補食療,也需要長期食用才能起效,但從營養學角度出發,并不推薦人們長期食用各類冰淇淋。
金暉提醒,雖然冰淇淋有解暑降溫的效果,吃時仍要掌握“三適原則”。
1.適量:冷飲是含糖大戶,不宜每天食用,每次也不宜食用過多,最好限制在80克以內。
2.適時:飯前飯后不宜吃;大汗或運動過后不宜吃;夜間醒來不適合吃;剛吃完熱食不適合吃;一般在飯后1小時、午睡后半小時、中午時間段吃為宜。
3.適宜:幼兒要少吃;有腸胃疾病的人或消化功能衰退的老人要慎吃;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慎吃;糖尿病患者也要慎吃,即使打上“0蔗糖”標簽,也要謹防各種隱形糖。
生命時報官方網站(來源: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