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 陳杭)集說唱、表演、歌舞、文學于一體的黃南藏戲表演,絢麗多彩的熱貢唐卡繪制……北京市民黃女士日前帶著兩個孩子,在北京蒙藏學校舊址饒有興致地參與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非遺體驗項目。
黃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東南部,因地處黃河之南而得名,擁有熱貢藝術和黃南藏戲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活動現場,雄渾的唱腔、氣勢磅礴的舞姿……眾多演員參與的黃南藏戲表演,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充滿地域特色的“文化大餐”,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拍照。
圖為藏戲表演。記者 陳杭 攝
唐卡來源于藏語的音譯,意為卷軸畫,其繪制工藝復雜,用料考究。其中,熱貢唐卡因發祥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務河畔的熱貢地區而得名,是“熱貢藝術”的典型代表。
“唐卡是中華文化中燦爛奪目的瑰寶,借鑒吸收了周邊地城和民族的文化藝術精華,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逐漸形成了眾多異彩紛呈的風格流派,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特征……”青海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扎西尖措在現場講解唐卡繪制方法。
活動現場,小朋友們與家長拿起畫筆,按照唐卡的輪廓與配色,通過一筆一畫間的填色,體驗筆尖上的非遺。
圖為小朋友與家長為唐卡填色。記者 陳杭 攝
黃女士表示,她經常帶孩子們來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蒙藏學校舊址內,參觀形式多樣的展覽展示和文化體驗項目,“這里定期推出不同省區市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今天我們第一次體驗到青海非遺項目,包括觀看藏戲表演、親自繪制唐卡,讓孩子們對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希望未來有機會帶他們去青海走一走、看一看,體驗更多民俗文化、非遺項目與特色美食。”
“唐卡是中華文化中一個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瑰寶。”扎西尖措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市民和游客了解并體驗唐卡,促進優秀傳統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傳播。
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2024年第三期中華優秀文化體驗項目于7月18日在蒙藏學校舊址舉行,輪展期為三個月,由青海省和浙江省共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