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体育生自慰xxx,宝贝腿往外打开一点就不疼了,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护士洗澡被狂躁a片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首頁 > 旅游

到千年古城肇慶,尋一座“磚的博物館”

2024年08月23日 16:41:25 來源:羊城晚報

肇慶古城墻上的披云樓 羊城晚報記者 何文濤 攝

南城墻東段墻體“淳祐”“新州”銘文磚 受訪者提供

西城墻北段內側2015年底至2016年初搶修替換出的“崇寧元年”銘文磚 受訪者提供

統籌:文藝朱紹杰策劃:陳橋生鄧瓊

【開欄語】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也是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中心和發祥地。廣東擁有8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數量位居全國第四。這些名城歷史悠久,各有風貌,文化底蘊深厚,當下正在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與文旅融合發展的時代大潮中煥發生機。

擁有豐富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是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條件,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標識。截至目前,廣東省共有131處不可移動文物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簡稱“國保”)名錄,其中分布在廣東八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的就有75處。

即日起,羊城晚報推出“文化中國行·名城里看國保”系列報道。記者將當下年輕人喜愛的“抽盲盒”與Vlog(視頻網絡日志)打卡的方式相結合,前往部分名城探秘國保,特別關注在當下歷史文化熱潮中得到保護修繕、煥發生機的“國保今顏”。

羊城晚報記者文藝何文濤劉泳希

從廣州出發,乘半個小時高鐵便可抵達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肇慶。她連接粵桂湘三省區,控扼西江,自秦漢統一設置郡縣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建置歷史。

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古城墻作為城市的邊界,是城市文明的見證。坐落于肇慶市端州區的肇慶古城墻同樣如此。這一古城墻始建于北宋,城池位置及城市格局自宋以來基本未變,是肇慶近千年歷史發展的見證,也是如今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標志。

“文化中國行·名城里看國保”第一期,羊城晚報記者來到肇慶古城墻下,與當地文保專家一道實地探尋這座古城墻的故事。

銘文信息豐富,“磚的博物館”名副其實

初建于宋皇祐五年(1053年)的肇慶古城墻,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與大多數古城墻不同,它并非歷史長河中幸存的殘垣斷壁,而是一座四周較為完整的古代城墻。

肇慶古城墻呈長方形,四周長約2.8公里,自北宋起便拱衛著這一方土地的平安。如今,肇慶的城市規模雖已擴大數倍,但是古城內及周邊依然是現代化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

在層層疊疊的城磚中,保留著古城墻宋代始建并延續至今的直接證據。肇慶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張致政曾長期負責肇慶古城墻的申遺,參與了大量的城墻保護和研究工作。他領著記者來到南面城墻的東段,對這一帶,他尤為熟悉。

“南面城墻人民路口以東這一段城墻,可以說是價值最大的一段。城墻2米以下的部分在歷史上受到擾動小,因此保留了許多宋代原始建造的東西。這一段有很多宋代銘文磚,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張致政說。

在他的指引下,記者很快就在城墻上發現了銘文磚的蹤影——只見一塊磚上寫著“康州”二字。張致政解釋,宋代的“康州”,指的就是現在的肇慶市德慶縣,南宋時康州升為德慶府。因此,城墻上大量的“康州”銘文城磚應該早于南宋,可能是北宋后期的遺存。

除了“康州”,記者還在城磚上找到了“新州”“英州真陽”“康州瀧水”等古代地名,以及“淳祐”等古代年號。

銘文形式上,這些銘文磚可分為戳印、模印,還有直接手刻的,有的規整嚴謹,有的潦草隨意。在城磚規格上,其尺寸大小、厚薄也不盡一致。

尋磚的過程中,記者甚至發現了一塊銅錢紋墓磚。張致政告訴記者,以前修繕城墻時把周圍古代墓葬中的磚也用上了,這在古代是常有的事。

張致政說,他經常來城墻附近轉轉,不時會發現一些未曾留意的“新磚”。他一度想弄清楚古城墻上到底有多少種磚,“測量到最后連自己也糊涂了!”他表示,肇慶古城墻上的銘文磚時間延續長、來源廣、信息多,故稱這座古城墻為“磚的博物館”是名副其實的。

防洪功能為主,蘊藏古人治水智慧

從肇慶地理版圖可以直觀看到,母親河西江從城市的正中間穿過。千百年來,西江帶來滋養的同時也帶來持續的水患風險。因此,和一般以軍事防御功能為主的城墻不一樣,肇慶古城墻的主要功能是防洪。

古城墻坐北朝南,西江從南面城墻外滾滾流過。每到雨季,南面城墻面臨的防洪壓力不小。據張致政介紹,“古代城墻本身就是江濱堤景福圍的一部分,上世紀80年代以前,西江邊上的防洪堤還沒有修得很高的時候,洪水經常會來到南段城腳的位置。”

數百年來,肇慶人民一直與洪水侵襲作斗爭。仔細看,肇慶古城墻的修筑就蘊藏著古人的很多治水智慧。可以看到,古城墻墻體呈現出較大的坡度,城墻內外包磚皆逐層向上內收,形成上窄下寬的梯形墻體。

張致政解釋,這種技法被稱為“露齦造砌”,“有坡度的墻體會比筆直的墻體更具有穩定性。當洪水過來的時候,一方面有向墻內的推力,另一方面還有向下的壓力。這樣的設計使城墻的穩固性進一步增強,不容易垮塌。而且我們可以看到,每條磚縫都用砂漿嚴密封實,防止潮水滲入。”

張致政還和記者分享了一些事——幾年前一個假期,有外地游客徒手爬上了城墻,被媒體曝光。“古城墻南段外側是一個小學,以前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們爬城墻玩。”他笑道,這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了這段城墻“防”不住人,而是用來防洪的。

此外,城墻根部的三合土包邊,也是防洪功能的體現。張致政說:“據研究,肇慶古城墻這種做法,在不晚于明代的時期就開始有了。如果沒有三合土的包邊,洪水就會侵蝕墻根往里滲透,增加城墻垮塌的風險。同時,三合土包邊非常結實,也能抵御一定的蛇蟲鼠害。”

修繕“最小干預”,參與“中國明清城墻”項目聯合申遺

據悉,上世紀80年代以來,肇慶古城墻經過多次修繕。張致政告訴記者,最近的一次修繕為2019年至2022年完成的“肇慶古城墻修繕保護工程(一期)東門到南門段”,主要“在城墻頂部,對原有的墻體盡量不加以擾動”。

記者看到,修繕后的南段城墻路面平整寬闊,建筑風格統一,莊嚴整齊的雉堞引人注目。張致政介紹,本著最小干預原則,文物的修繕最好不額外增加內容,而恢復雉堞主要出于游客人身安全考慮,同時有著充分的依據。

“這次修繕的時候,我們剛好找到一張民國時期的老照片,照片上面南門的城門、城樓都在,城墻上的雉堞也清晰可見。”張致政說,以老照片為依據,工程對雉堞進行原貌恢復。為保證排水順暢,使文物本體不受水患侵擾,此次修繕還完善了城墻的排水系統。

“城墻本體部分并沒有做大的改變,我們只是排除了它的一些病害,使它更加堅固。新增加的部分主要是服務于城墻展示和城市旅游,一定程度上按照舊的風貌進行了恢復。”張致政表示。

目前,城墻第二期修繕設計方案已經通過評審,經費也已到位。第二期修繕針對從南門到西段的城墻,預計近兩年實施;城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也正在積極組織設計方案編制工作。

肇慶古城墻基本保留了宋代初建時的原始格局,是廣東省內唯一主體基本完整的古城墻。為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2014年,肇慶古城墻正式參與由南京、西安牽頭的“中國明清城墻”項目聯合申遺,期待喚起全世界的進一步關注。

張致政曾參與肇慶古城墻申遺工作近八年時間,深感這項工作大大促進了古城墻文物本體的價值研究和保護修繕等工作。他說:“通過申遺做好文物保護,將文物納入更高層次的保護機制,確保具有突出價值、杰出的人類文化遺產能夠永續傳承,這是我們申遺的根本目的。”

肇慶市國保名單

(以公布時間先后為序)

德慶學宮

梅庵

悅城龍母祖廟

七星巖摩崖石刻

肇慶古城墻

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

責任編輯:張阿嬙
  • 肇慶
  • 博物館
  • 文物
歡迎關注中國城市報微信號
分享到: 

關于我們

城市服務

報社業務


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5005404號-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9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90005 舉報郵箱: 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郵編 100733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福鼎市| 且末县| 梁平县| 杂多县| 凤城市| 香港| 白城市| 泸水县| 天峻县| 禄劝| 阿尔山市| 邮箱| 东海县| 砀山县| 循化| 英吉沙县| 武宣县| 南汇区| 正镶白旗| 三原县| 黄浦区| 报价| 利津县| 商都县| 渝中区| 鹤峰县| 临洮县| 泽普县| 遵义县| 沧州市| 宽甸| 筠连县| 上蔡县| 北流市| 乳山市| 德州市| 怀柔区| 和政县| 通渭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