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境內,G75蘭海高速太石服務區游玩區域景觀。
臨洮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個暑期,你有沒有自駕出行?要說自駕路上每個人都去過的地方,那一定是高速公路服務區。
一直以來,作為高速公路上重要的基礎設施,高速服務區對于保障行車安全、提升駕駛體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城市報記者在暑期出行時發現,多地服務區“大變身”,從傳統的休憩驛站,逐漸轉變為充滿活力的消費新場所,這讓游客從“非必要不停留”轉變為“非特殊不錯過”。
從“標配”到“高配”服務區搖身變景區
很多人對服務區的印象,還停留在“加油+衛生間+便利店”的模式。這也是蘭州市民鄭先生對于服務區的過往認識,認為其只能供長途駕駛的司機和乘客短暫休息。但近來的一次出行經歷,讓他徹底改變了觀念。
前不久,鄭先生一家從蘭州自駕出發,行駛到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境內,在G75蘭海高速太石服務區停車休息。本來只打算待十幾分鐘便啟程,誰知這一停車,就是兩個小時。
是什么留住了鄭先生一家?“我們停車到服務區后,本想買瓶水、去個衛生間就走,但從衛生間出來,穿過休息區,發現竟然還有很開闊的一片區域——不僅有以湖為景、濱水而建的美食街,還有音樂噴泉、音樂廳,甚至還有游船、摩托艇等娛樂項目。”豐富的業態令鄭先生眼前一亮。而更令他吃驚的是,在服務區東側,還有一個集文旅休閑、親子娛樂、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兒童樂園。
“與城市中的兒童游樂場不同,這座樂園坐落于山腳下,巧妙融合了自然元素與游樂設施,讓玩耍成為與大自然親近的奇妙旅程。”鄭先生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
鄭先生所停留的服務區,是今年“五一”開放運營的甘肅省首個“路衍經濟+交旅融合”示范項目。
據臨洮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在G75蘭海高速太石服務區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身便利的交通優勢、人流優勢、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對原服務區功能進行提升,以“花香洮河·水韻太石”為主題,以“兒童游、水上游、度假游、特色游”為核心,全面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旅游目的地。
西北地區的服務區建設已然可圈可點,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長三角地區高速公路網絡發達,服務區建設的亮點也頗為突出。
假山瀑布、亭臺樓閣,休閑購物、餐飲娛樂……這個暑假,周女士帶娃從上海自駕出行,途經陽澄湖服務區時,被里面的景象震撼到了。
陽澄湖服務區位于滬寧高速公路陽澄湖畔,以“夢里水鄉、詩畫江南”為設計理念,將江南園林元素融入其中。該服務區不僅有豐富多樣的美食,還有非遺展示區、科技體驗館等。周女士向中國城市報記者感慨:“這哪是高速服務區,分明是‘室內版江南水鄉’。”
服務區華麗變身不僅吸引了過路游客,甚至還引得周邊居民慕名而來。社交媒體上,一名來自昆山市的網友分享了他專程開車到長三角地區服務區打卡的見聞。在其評論區,有網友互動留言:“從經停地變為了目的地,為服務區點贊。”
中國旅游協會旅游營銷分會副會長王琢表示,服務區的蝶變,也可看作是在消費需求驅動下,供給方主動擁抱需求方,催生新質生產力的舉措,將服務區升級為休閑目的地、城市活力和特色展示的窗口以及文商旅融合和提振消費的重要場景。
從單一到多元滋養地區消費的繁茂之花
其實,服務區改造提升的這股風,已經吹了很久。
早在2017年,六部門就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結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增設休憩娛樂、物流、票務、旅游信息和特色產品售賣等服務功能,設置房車車位、加氣站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設施,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向交通、生態、旅游、消費等復合功能型服務區轉型升級,建成一批特色主題服務區。
在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提到,應深化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設施旅游服務功能。
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各地陸續開展了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提升改造工程,從傳統停車加油吃飯,到增加少量購物空間,再到建立小型購物中心,最后走向了4.0版本——融入特色旅游和文化元素,打造復合功能型服務區。這種變化,無疑增強了服務區的“磁吸力”,引得人流如潮涌。
“我們A區、B區每天服務車輛近萬臺,較改造前車流量和客流量增加了20%。”今年,湖南高速廣通公司投入5000余萬元,將鳳凰古城“搬”進服務區,對鳳凰服務區進行了全新改造。鳳凰服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鳳凰服務區還將上線手機客戶端,讓游客可以在線上預約相關服務,實現人未至而服務先至。
高速服務區人流的增加宛如一股東風,滋養了地區消費的繁茂之花。
去年6月,淮徐高速高作服務區完成重裝開業,經營業態由原來的8個增加至22個。重裝后,服務區的日均營收額較轉型升級完成前增長一倍以上。據媒體報道,“十三五”期間,江蘇全省服務區消費收入增加了近兩倍,效益翻了四番。
據悉,今年暑運期間,多省服務區還舉辦了房車露營、文化展演、美食品嘗等特色活動,聯動周邊旅游資源,打造特色旅游線路與優惠旅游產品,讓“服務區+旅游”成為暑期旅途的新亮點與服務區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從局部到全面提升安全保障和服務體驗
中國公路學會和高德地圖聯合發布的《2023年高速公路服務區出行熱度分析報告(1—6月)》顯示,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平均駛入率為19.23%,近六成的服務區駛入率在10%—25%之間。
出行熱度前十的服務區90%均位于國家高速公路網主線上,集中在江蘇(4個)、河北(2個)、江西(2個)、浙江(1個)、新疆(1個)5個省份。從區域分布的角度看,東部占比70%、中部20%、西部10%。這些服務區的駕車出行活躍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倍。
由此可見,高速公路服務區在“留客”方面還具有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內有許多服務區已經在探索“服務區+”融合發展,將服務區與旅游、文化、物流、新能源、農業、電商產業等融合,逐步把服務區打造為新消費時代下,發展高速公路路衍經濟的重要載體以及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窗口。
“‘高大上’的服務區表面上是軟硬件設施的升級改造,實質上是服務理念的變革與升級。”廣東省政協原常委孟浩此前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速公路服務區是高速公路在提供道路運輸服務過程中必須配有的“延伸服務的配套產品”,也是以服務項目為抓手來推進行車安全的重要舉措。因此,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雙修”的過程中,要通過為游客提供貼心、全面、高質量的服務,保障游客平安出行。
專家建議,可考慮以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為依托,探索小城鎮發展的新增長點。要利用現有高速服務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等資源,構建以高速公路網為骨架、“點線面”相結合的經濟廊帶和產業空間,從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小城鎮發展。
不少高速服務區的特色整改備受歡迎。但需要留意的是,在一些貨車司機看來,這樣的變化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行車效率、增加運輸時間成本。
“網紅服務區一到周末就人滿為患,對于我們做長途運輸工作的人來說很不方便。希望地方能為我們開辟專門的綠色通道。”貨運司機劉先生說。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在提升改造各地高速服務區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各地的經濟、地理條件以及服務區的具體目標,同時緊密結合車流的實際數量和停留人群的實際需求,以實現服務區功能的優化和服務的個性化升級。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8月26日 第05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