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巴黎8月25日電(記者陳鵬)巴黎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日前分兩批抵達巴黎。據巴黎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介紹,各隊正抓緊賽前最后時間,陸續開展適應性訓練,調整時差,提升備戰狀態。
25日,游泳隊在巴黎水上運動中心開展適應性訓練。隊員朱慧說:“每天大概訓練4到5個小時。巴黎的訓練環境與國內相比,沒有太大差別。”朱慧是中國體育代表團最年輕的參賽選手,年僅15歲。這次來到巴黎,她將參加游泳項目6個小項的比賽。
截至目前,中國體育代表團射箭、田徑跑跳、羽毛球、盲人足球等18個參賽隊伍均開展了適應性訓練。皮劃艇隊將于后續抵達巴黎。
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部競賽組工作人員張承林表示,近幾天各隊備戰情況良好,相關器材也通過了國際殘奧委會的審定。“目前各項參賽準備工作就緒,運行平穩、安全、有序。”張承林說。
“近幾天,巴黎和國內的溫差比較大,綜合組重點加強了對運動員的住宿、睡眠、飲食、臨時性疾病等方面的保障。”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部綜合組負責人馬歷濤透露,綜合組將妥善安排各運動隊賽前訓練,做好反興奮劑相關工作。
馬歷濤說,殘奧會與奧運會最顯著的區別在于,殘奧會運動員都有不同程度的傷殘,備戰和參賽的重中之重是保證運動員的人身安全,避免二次受傷或加重傷殘程度。
在醫療保障方面,中國體育代表團醫療組承擔指導運動員進行訓練和比賽前的防護、提供及時的醫療和康復服務的重任。團部醫療官徐敏介紹,醫療組是由骨科、康復科、內分泌科、眼科等科室醫生組成的復合型團隊,共有23人,分別來自國內體育專科醫院以及大型三甲醫院。
“如果出現運動員的急性傷病,我們會及時與組委會醫療團組進行對接,協調處理和診療工作。”徐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