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体育生自慰xxx,宝贝腿往外打开一点就不疼了,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护士洗澡被狂躁a片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首頁 > 旅游

安昌古鎮的味道

2024年08月29日 16:36: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錢國宏

游客在浙江省紹興市安昌古鎮的河道上泛舟。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攝

安昌古鎮晾曬的臘味。

邢守秒攝(人民圖片)

安昌古鎮牌坊。

錢國宏攝

我想,衡量一座古鎮最好的標準是“味道”。古鎮的味道不僅是美食帶來的舌尖上的愉悅,更是古鎮生活帶給游客的心理感受。當我來到浙江紹興的安昌古鎮時,仿佛邂逅了這里縈繞千年的江南味道,絲絲縷縷,浸潤身心。

安昌古鎮始建于北宋時期,后因戰亂焚毀,于明清時期重建。古鎮繁華富庶,直到晚清時期都是方圓數十里之內的熱鬧集鎮。鎮上的建筑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飛檐斗拱、小橋流水、粉墻黛瓦、雨廊騎樓……目之所及,或線條簡練,古樸優雅;或細節繁復,光華四射。作為紹興四大古鎮之一,安昌古鎮素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美譽。

按照路標的指示,我從安昌古鎮的鎮口進入。走在赭色方石鋪成的街道上,我最先感受到的古鎮味道便是“靜”。這些年我走過的古鎮不下百余個,但安昌古鎮的靜卻是獨特的:它沒有其他古鎮的喧囂,宛若一位大家閨秀,透著淑女風范。

街道兩側均是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一眼望不到盡頭。這些民居大都開著院門,有的門口還垂著長長的竹簾。街道上偶爾有幾位游客走過,好奇地打量著河上小橋與河邊的建筑。轉過街角,眼前浮現出小河全貌:這條穿過古鎮的小河碧綠清澈,河寬不過20多米,沿岸砌著高高的青條石。青條石上有斑駁痕跡,閃爍著凜凜青光,透出一種古韻。

河邊人家的檐下和窗邊,擺著桌凳和茶具,有的人家還在窗口掛著一排排臘鴨、臘腸以及碩大的紅燈籠,為古鎮增添了濃郁的煙火氣息。幾位老人坐在檐下,一邊品茶,一邊逗弄著檐下籠中的鳥兒。一條條烏篷船在河中慢悠悠地蕩櫓前行,船后犁出一條條水線,蕩漾開去。船夫不緊不慢地搖著櫓,不時抬頭看看街邊掛出的杏黃色布幌。船從爬滿綠植的橋下經過,橋上有游客取景拍照,他們的身影與小橋、人家、布幌一起倒映河中,又在頃刻間被烏篷船蕩出的漣漪攪散。古鎮時光仿佛正在放慢,凝成一幅靜謐安然的油畫。

安昌古鎮的第二種味道便是“閑”。信步走在古鎮的石街上,眼前的店鋪鱗次櫛比,店鋪里人影晃動,似乎在忙,但忙中又有一種閑適的感覺:茶坊里,身著簡樸服飾的店家麻利地抹起桌案,身邊的茶爐吐著熱氣,碩大的粗瓷茶碗閃著釉光;桶匠鋪內,兩位師傅扎著圍裙,聚精會神地雕刻著木頭,刀光閃動,細碎的木屑紛揚而下,猶如落雪;老酒館里,伙計們搬出黝黑的酒壇,轉身在柜臺上掛出當日的菜肴水牌;河邊,幾位婦人有說有笑地浣洗著衣裳,一圈圈漣漪隨著說笑聲蕩漾開去……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恬淡,像是舒緩的旋律在古鎮里演奏著,彰顯出古鎮人對生活的熱愛與憧憬。

置身于這樣的氛圍,我走入一家名為“江南人家”的小店,點了一盤臘腸、一碟油墩兒、一份扯白糖、一杯香茶、兩個糯米蛋,一邊品嘗小鎮的傳統美食,一邊聆聽耳畔傳來的其他食客交談的紹興方言。此刻,我仿佛也成了安昌古鎮的一名“土著”,坐在沿河的方桌長凳上,看酡紅的落日將鎮子染上詩意,看歸家的烏篷船將沿河的街燈漸次點亮……

“古”是安昌古鎮的第三種味道。鎮上的老街、城隍殿、師爺館等建筑,足可撐起古鎮的“古”字招牌。游逛在鎮上的每一條街巷和小橋,都像在閱讀一部內容豐富的古籍。老街依河而建,長達1700多米,河之南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兩岸之間有古橋相連。河一岸有帶著頂棚的長廊,遮陽擋雨,保留著紹興質樸的生活氣息;另一岸則是青石小路串聯起的古樸民居。

城隍殿位于鎮街東端,前后三進,殿宇軒敞,飛檐翹角,氣勢恢宏。師爺館臨河而建,門斗簡樸,庭院幽深,前后分四進,前廳叫作“斯干堂”,堂前立有一尊2米多高的紹興師爺青銅像。民俗風情館依托寶樹堂,開辟15個展室,呈現了古鎮的生產、生活、禮儀、歲時等習俗,包括水鄉社戲、船上迎親、手工釀酒、箍桶、竹編、打鐵、納鞋、搡年糕、灌臘腸等多彩民俗,將古鎮的千年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鎮上眾多老店保存極好,不經刻意修飾,留住時光的注腳。歲月在這里流淌成了一條亙古的清泉,古風古韻也隨之流淌到古鎮的各個角落。安昌古鎮的“古”味體現在各個方面:古意的店鋪、凝重的臺門、典雅的作坊、錯落有致的騎樓、幽深的石板小弄,以及集“拱、梁、亭”于一體的過街小橋……在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中,安昌古鎮的古風更是撲面而來:一座隱于民居間的古老祠堂、一條垂掛在橋邊的枯藤、一塊斑駁的青石板、一片長滿青苔的檐上黑瓦、一棵虬曲參天的老樹,無不見證和書寫著古鎮的滄海桑田……

到了中午,古鎮略顯熱鬧起來。我想,安昌古鎮歷經千年風霜,嬗變的是流云與時光,不變的是人們選擇的安然于此的生活方式,他們說的是吳儂軟語,吃的是稻麥菱藕,睡的是雕花木床,戴的是細篾竹笠,穿的是草編蓑衣……

責任編輯:張阿嬙
  • 安昌古鎮
  • 建筑
歡迎關注中國城市報微信號
分享到: 

關于我們

城市服務

報社業務


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5005404號-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9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90005 舉報郵箱: 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郵編 100733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鲜城| 贡山| 贡觉县| 论坛| 安图县| 雷山县| 清原| 江孜县| 桐庐县| 嵩明县| 临潭县| 通州市| 凤台县| 宝兴县| 乳源| 邓州市| 监利县| 科技| 云浮市| 博罗县| 精河县| 高阳县| 太和县| 哈尔滨市| 洪江市| 商城县| 登封市| 镇安县| 嘉义市| 平乡县| 云霄县| 新沂市| 包头市| 托里县| 双流县| 瓮安县| 临邑县| 和林格尔县| 普格县|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