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高質量發展、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服務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能源轉型的“中國方案”,回答了世界之問、時代之問,展現了中國之治、大國擔當
8月2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展示了中國持續深化綠色能源國際合作、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努力和貢獻,闡述了中國攜手各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堅定主張。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中國新能源產業為全球提供了綠色動力,為深化清潔能源國際合作創造了新機遇,為世界能源轉型貢獻了中國力量。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綠色低碳、數智化、可持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加快能源轉型發展,實現能源永續利用,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為世界經濟提供不竭動力,已成為各國共識。順應全球發展大勢、適應時代要求,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能源轉型之路。立足于高質量發展、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服務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能源轉型的“中國方案”,回答了世界之問、時代之問,展現了中國之治、大國擔當。
中國能源含“綠”量不斷提升,推動清潔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10年來,中國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年均占全世界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40%以上;中國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累計節約能源消費約14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億噸;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36%,累計淘汰煤電落后產能超過1億千瓦……中國持續推進自身能源轉型,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跑者,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大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中國廣泛開展能源國際合作,為全球綠色發展注入“中國動力”。中國積極融入全球清潔能源產業鏈,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分享高質量的清潔能源產品,豐富了全球供給、推動降低了全球能源轉型成本、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指出,過去10年間,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于中國的貢獻。中國同各國將“綠色”打造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底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埃塞俄比亞阿達瑪風電項目、阿根廷高查瑞光伏電站等一大批標志性能源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為所在國提供了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方案。
中國擴大能源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深化清潔能源國際合作創造新機遇。中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積極促進能源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同外資企業共享中國能源轉型紅利,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出臺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加大對清潔能源等領域外商投資的政策支持力度。通用電氣、碧辟、西門子等跨國公司在中國能源投資規模穩步增加,法國電力集團海上風電項目、上海特斯拉電動汽車制造項目、南京LG新能源電池項目等外資項目相繼在中國落地。“為適應中國市場對新能源、循環經濟等的強勁需求,公司正在擴建新的基地。”德國賀利氏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的成長得益于中國的開放政策和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
一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世界是全人類的共同期盼。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持續深化綠色能源國際合作,積極做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共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建清潔美麗地球家園。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31日 03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