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武漢,省人民醫院的專家就把我的病搞清楚了。”8月20日,十堰丹江口市第一醫院患者陳海(化名)說。
陳海今年61歲,幾天前,他發現自己左腿上一顆痣越長越大,于是到丹江口市第一醫院治療。醫生初步診斷,這顆痣有良性病變的可能,但為排除鱗狀細胞癌,將數字切片上傳至省級病理會診平臺,請專家診斷。
當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病理科何惠華教授通過遠程會診平臺閱片會診,很快排除了鱗狀細胞癌,明確為良性病變。
“如果在以前,患者需要借走切片病理報告,自行到十堰或省城的大醫院找病理醫生診斷,費時、費力,費錢。”丹江口市第一醫院病理科主任舒登兵說,得益于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建設,他們可以接入省病理遠程服務平臺,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看全省名醫。
無獨有偶,今年7月,一名患者在竹山縣人民醫院不能確診骨軟骨瘤,向省級病理會診平臺發起會診后,當天下午就傳回會診報告,給予確診。這不僅避免了誤診,還為患者省下3000多元費用。
通過省病理遠程服務平臺,在縣級醫院就可以請省級專家遠程會診,目前平臺專家已經涵蓋省內三甲醫院506位病理專家。
“數智化病理診斷中心是以小切口解決大民生,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十堰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十堰已累計向省平臺發起遠程會診81例,完成分配的外地會診15例,細胞學AI應用7600例,減少了醫師70%工作量,大幅降低患者重復檢查、轉外就醫帶來的就醫負擔。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十堰3家試點醫療機構扎實推進擴面試點各項工作任務,已形成一張網覆蓋、一平臺通辦、一中心會診的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