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與流行音樂的結合,不應是簡單相加的“物理拼盤”,應該是有機交融的“化學反應”。戲曲音樂中正平和,說唱音樂節奏鮮明,流行音樂旋律優美,不同類型的音樂在共融中傳遞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藝術魅力
音樂藝術能陶冶情操、滋養心靈,激發個體情感與民族情懷。作為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之一,千百年來,戲曲音樂深入人心,極具藝術感染力,傳遞著中華民族對仁、義、禮、智、信等價值的美好追求。今天,戲曲音樂如何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綻放出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
戲曲音樂與流行音樂的融合探索,可以拓展音樂創作的空間,讓古風古韻煥發更加蓬勃的生機。近年來受到不少年輕人喜愛的國風音樂,細細聽之,都有戲曲音樂的元素。歌頌家國情懷、君子之誼、巾幗力量、英雄情結……戲曲音樂蘊含的精神內涵,也是國風音樂經常演繹的主題。而不同于戲曲音樂的是,國風音樂通過加入流行、說唱等元素,與年輕人產生更多互動,在形式上更加新穎。
這就啟示我們,戲曲音樂要與古為新,不僅要尊重傳統、研究傳統、繼承傳統,還需要揚棄繼承、轉化創新,讓戲曲音樂能夠不同程度地進入流行、時尚、現代的語境中,貫穿更多時代表達,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雋永魅力與時代風采。
電視節目《國風超有戲》在戲曲的基礎上加入說唱元素,不僅呈現出傳統戲曲寫意、抒情、唯美的意境,還提升了戲曲音樂對年輕人的藝術感染力,是傳統藝術與現代音樂共融的創新探索。無論是在舞臺、電視熒屏還是新媒體平臺上,戲曲音樂融合說唱、搖滾、電子等多種音樂風格后產生的獨特演繹,都令人耳目一新,得到年輕觀眾“有戲”“精彩”等評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與節目的河南墜子演員牛清欄說,“演唱河南墜子30多年了,從來沒想到能和流行音樂結合,而且還能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歡。希望能和更多年輕人有音樂上的交流,讓河南墜子與不同的音樂形式跨界交流。”
京劇演員王珮瑜說:“傳統戲曲要與時代同步伐,要更有質感和有生命力,戲曲人要用心去整理和編輯。心懷良辰美景,任它春夏秋冬。”戲曲與流行音樂的結合,不應是簡單相加的“物理拼盤”,應該是有機交融的“化學反應”。戲曲音樂中正平和,說唱音樂節奏鮮明,流行音樂旋律優美,不同類型的音樂在共融中傳遞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藝術魅力。而對于真、善、美的追求,當是藝術創作不變的追求與堅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