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一枝獨秀
《逆行人生》未能逆襲
《異形:奪命艦》劇照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慘遭翻車
8月31日,2024年中國電影暑期檔結束。為時3個月的檔期,表現并不如預期——至8月31日21時,貓眼專業版顯示今年暑期檔累計票房116.33億元。
在近日于長春電影節期間舉辦的第七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上,中宣部電影局副局長毛羽發言稱:“進入暑期檔以來,盡管有百部左右的影片進入市場,但市場的表現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與去年同期相比,觀眾人次、票房均下降22%,凸顯出中國電影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彼嵝眩骸拔C已經到來,改變迫在眉睫?!?/p>
靠一部《抓娃娃》,抓不住整個暑期檔
一個長達90余天的檔期,能“熱場子”的頭部作品不能只有一部。以去年暑期檔為例,票房破30億元的作品有《孤注一擲》《消失的她》,破20億元的有《封神第一部》《八角籠中》,破10億元的作品則有《長安三萬里》。但今年暑期檔,30億元以上級作品只有一部《抓娃娃》,20億元以上級作品缺席,10億元以上級作品則是《默殺》。
重量級頭部作品的緊缺,使得今年暑期檔大盤在過了近半程之后依然處于“冷盤”狀態,直到7月13日《抓娃娃》開始大規模提前點映。當日,單日大盤在該片的帶動下達到了3.08億元,這是今年暑期檔開始以來大盤單日票房首次突破3億元,也是繼今年5月4日之后大盤時隔70天單日票房再次突破3億元。
《抓娃娃》的票房成功并不難理解。討喜的喜劇片類型,再加上沈騰和馬麗的高國民度組合,令觀眾仿佛回到了春節檔的合家歡氛圍。
在《抓娃娃》連續保持日冠大半個月后,徐崢執導并主演的《逆行人生》和國漫續集《白蛇:浮生》先后試圖接棒。但兩部電影均只在首映當日超越了《抓娃娃》,隨后便失去了對市場的掌控力。至8月中旬,隨著《抓娃娃》這一暑期檔頭部作品的吸金能力近乎飽和,市場再次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
《紅樓夢》翻拍被罵慘,IP成雙刃劍
今年暑期檔爭議最大的作品之一,是胡玫執導的《紅樓夢之金玉良緣》。該片至記者截稿時,豆瓣評分3.6分,超過58%的網友打出1星低分,該片在豆瓣平臺“好于0%的愛情片,好于1%的古裝片”。這部定位為“青春版《紅樓夢》”的影片從選角、劇情、表演,到服化道、配樂,幾乎全方位引發網友吐槽。
讀過《紅樓夢》原著小說和87版《紅樓夢》劇集的網友,更是在網上掀起了一股給《紅樓夢之金玉良緣》糾錯的熱潮。例如,網友指出片中人物有諸多不符合歷史背景和社會地位的表現:周瑞家的去接林黛玉,竟直接坐到了林黛玉的小轎子里;寶黛在床上嬉鬧,丫鬟蹲在窗戶下說“他們每次都是這樣,不消一炷香就滾到一起”;寶黛鬧別扭,紫鵑和襲人說“我們管不了,走吧”;周瑞家的還當著所有人的面抱怨鳳姐拖欠月銀……有網友笑稱:“這片子里打工人的狀態讓我狠狠慕了?!?/p>
《紅樓夢》一次次翻拍,卻被嘲諷“一黛不如一黛”。是經典名著過氣了嗎?網友“湯面片”評論:“在翻拍連及格線都沒達到的情況下談論原著是否過氣,這對《紅樓夢》不公平。”至于影片原是拍給“90后”“00后”年輕人的說法,也有網友反駁:“不愛看!‘00后’不背鍋!”
在眾多負面評價之下,翻拍自四大名著的《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遭遇市場反噬,至截稿時總票房僅534.76萬元。
此外,烏爾善改編自大熱漫畫《一人之下》的真人電影《異人之下》也遭遇原著粉絲的口誅筆伐。后者并未再現去年烏爾善執導的《封神第一部》的票房輝煌。
國漫掌聲大票房少,穩固陣地仍需努力
2019年暑期檔,《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檔期冠軍,檔期內票房高達43.46億元。去年暑期檔,《長安三萬里》打入暑期檔票房五強,檔期內票房達到16.47億元。但今年暑期檔,國漫沒能出現類似的爆款。《白蛇》傳說系列第三部《白蛇:浮生》在暑期檔上映的國漫中市場表現最好,拿到票房3.90億元。不過,這個成績既遠不如去年的《長安三萬里》,甚至也差于本系列的前兩部作品。廣州團隊主創的《落凡塵》7.9分的豆瓣得分證明其已進入高分國漫系列,觀眾評價其是“一匹黑馬”“中式視覺美學盛宴”“不比追光和彩條屋差”。但至截稿時,該片在檔期內收獲票房3804萬元,好口碑并未充分帶動觀影熱潮。
備受期待的國漫,在大銀幕上拿個好成績為何如此之難?除了今年電影市場大盤缺乏大熱頭部作品、奧運直播更吸引全民關注等原因,還因為國漫跟其他類型相比,其受眾更集中于中國電影的主流人群——年輕觀眾。如此一來,大銀幕國漫要競爭的就不只是同期上映的對手,還包括網絡上數量和風格眾多的各類更成熟的動漫作品,以及更豐富的娛樂消費方式。
在“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上,中宣部電影局副局長毛羽便指出:“中國電影的觀影人次還在減少,年輕觀眾疏遠影院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改變。電影行業一定要清醒地意識到:今天的電影競爭不是電影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要相互鼓勵、相互團結去和短視頻、網絡游戲、網絡直播、豎屏劇、虛擬現實文旅體驗等多種多樣的娛樂形式競爭,是如何在人們享受旅游山水之樂、享受消夜朋友之歡時還能惦記著電影之美?!?/p>
【分析】
“暑期檔”不需要存在?
別被暫時的片荒騙了!
2024年,中國電影元旦檔、春節檔、清明檔、五一檔均創造了新的票房紀錄。為何獨獨暑期檔票房未創輝煌?作為一個大多數人都不放假的檔期,“暑期檔”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今年暑期檔不如預期,并非檔期本身的問題,而是前幾年積攢下的重量級片子已經陸續上完。”一位院線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暑期檔看似涌進了近百部電影,但實際上檔期卻遭遇了一次真正的片荒?!?/p>
中宣部電影局副局長毛羽也提出了“中國電影的產品供給仍然不足,優質內容稀缺,高品質、多樣化尤其是代表電影工業、科技水平的大制作還很少,還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的觀點。
結合暑期檔,曾經在該檔期呼風喚雨的好萊塢大片,近年來已明顯失去票房優勢。今年,只有《異形:奪命艦》破5億元票房大關,《死侍與金剛狼》《神偷奶爸4》《頭腦特工隊2》等IP在手的種子作品都只獲得三四億元的票房。從票房看,如今的好萊塢大片在暑期檔只能被當成普通類型片看待。譬如,很多人沖著驚悚效果去看《異形:奪命艦》,奔著喜劇笑料去看《死侍與金剛狼》,《神偷奶爸4》《頭腦特工隊2》則滿足了暑期里父母帶孩子看動畫片的剛需。
國產片挑大梁,落在各創作者身上的擔子便格外沉重。今年暑期檔如一場小考,驗證了檔期內電影雖多但最終只有一部《抓娃娃》“能打”。事實上,徐崢執導的《逆行人生》本也是票房的種子選手,但影片遭遇了一定的網絡輿論影響,最終檔期內票房只跨過了3億元大關。
對于網絡輿論對電影的影響,這次毛羽也指出:“中國電影的發展環境日趨復雜,網絡輿論對電影的影響加劇,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象愈加明顯,電影評論情緒化表達更加犀利尖銳,更需要我們拍出的電影經得起萬千目光的審視,更需要我們尊重觀眾的心聲,更需要我們冷靜、理性、平等地看待觀眾的感受?!?/p>
歸根結底,暑期檔的問題便是當下中國電影產業面臨的困境。對此,毛羽給出了五點解決問題的方向:好故事、創作創新、產業變革、世界眼光和共擔使命。“到現在為止,我們的電影院與去年相比,少了2億觀眾。我相信并不是他們不愛電影了,一定是我們的電影沒有給予他們故事意義上的滿足。”毛羽說,“我們有世界上最專業、最寬容的觀眾?!?/p>
當國內電影人迎難而上,堅持創新,走出“片荒”的中國電影市場明年仍將迎來一個火熱的暑期檔。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