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凈的村路、雅致的民宿、開闊的草原……近日,來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贊嘆:“世外桃源莫過于此,哈拉新村是真的美。”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雅爾塞鎮哈拉新村有517戶1035人,70%的村民為達斡爾族。村民李大爺說,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民房是1998年洪水后由全國政協捐資3000萬元援建的,如今成了吸引游客的景觀。
2023年7月,集農業觀光、農事體驗、農村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哈拉新村力匯樂園開園;同年,該村引進了以體驗鄉村生活和民俗文化為主的阿木勒風情酒店。哈拉新村推出的研學、參觀、購物、體驗、住宿、美食等各種文旅內容,因其特色化和差異化吸引了眾多游客,帶動了該村文旅產業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哈拉新村按照打造達斡爾民族風情旅游廊道和嫩江生態旅游觀光帶、叫響“卜奎故地·嫩水達鄉”旅游品牌的要求,把創建文旅景觀作為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打造了黑龍江省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以及莫日根廣場、達族風情園、庫木勒草原等多處景觀,形成了集紅色景觀、生態景觀、民俗景觀、農業景觀等于一體的文旅發展新格局。
哈拉新村村委會主任多雪英介紹,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對哈拉新村在景觀打造、美食品鑒、民宿體驗、文創研發、精品線路推介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科學規劃,促進哈拉新村文旅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
哈拉新村距離齊齊哈爾市中心只有20公里,是齊齊哈爾市的“后花園”。該村推出了周末游、民俗游、度假游等十大旅游產品,吸引齊齊哈爾市及周邊地區游客走進該村。
同時,哈拉新村與齊齊哈爾明月島、扎龍濕地等生態景區、工業景區、紅色景區串珠成鏈,設計了休閑度假游、紅色鄉村游、民俗體驗游等多條旅游線路,推出了田園觀光、美食品鑒、農事研學等各種文旅項目,吸引游客前來“打卡”。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芳說,作為4A級旅游景區的哈拉新村,四弦琴造型的村大門、哈拉新村村史館、達斡爾族工坊等帶有達斡爾族元素的文旅設施比比皆是,營造出濃郁的達斡爾族文化氛圍。該村達斡爾族舞蹈隊每天為游客表演“扎恩達勒”歌曲、“哈庫麥勒”舞蹈,盡顯民族特色。
“架起大鐵鍋爐火正旺,庫木勒節沸騰了達鄉,罕伯吼出喝彩的太陽……”每年6月,這首《庫木勒節放歌》都會唱響在嫩江環抱、碧草連天、鮮花盛開的哈拉新村庫木勒草原,成千上萬的游客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參加達斡爾族傳統節日——庫木勒節。展覽、展演、展銷、體驗等各種文體旅活動,讓游客盡情感受馬背狂奔、野外露營、江畔垂釣等獨特的達斡爾族風情。
為了給游客提供更好的住宿、購物和美食體驗,哈拉新村打造了包括朝鮮族民居、現代農村民居、新中式民居和蒙古包等不同風格的12家民宿,創建了設有傳統服飾、手工藝品等各種攤位的楚勒罕集市,推出了柳蒿芽鯽魚湯、柳蒿芽燉排骨等具有達斡爾族特色的美食產品,為哈拉新村旅游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哈拉新村經過10余年的文旅建設,成為“民房變民宿、美景處處有、游客熙熙攘、歌舞樂悠悠”的“明星村”。2023年,該村接待游客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00余萬元,百余名村民因此吃上了“旅游飯”。村民孫賓飛創建的特色民宿客源不斷、收益可觀;村民徐飛依靠經營觀光自行車,旅游旺季每日收益上千元。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近年來深耕鄉村文旅經濟,讓該區額爾門沁村、大八旗村、莽格吐村等10個村村容村貌變美了、文明程度提高了、老百姓富裕了。該區區委書記郝憲慶說:“我們將繼續加大鄉村文旅建設力度,通過打造鄉村景區品牌、鄉村文創品牌、鄉村民宿品牌等,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