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康美中藥網數據發現,中藥材冬瓜子近期價格上漲明顯。8月21日—9月22日,冬瓜子每公斤從75元漲至160元,一個月漲幅達113.3%,且出現持續上漲趨勢。
“冬瓜子作為一味中藥,有清熱、利尿、解毒等功效。在中醫理論中,冬瓜子可以用來治療肺膿瘍、肺炎伴有黃痰、小便黃赤以及熱淋等癥狀,對于闌尾炎(腸癰)和肺癰(肺膿腫)也有一定的療效。”9月22日,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周天梅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含冬瓜子的方劑有治療闌尾炎的大黃牡丹湯、適用于肺癰的千金葦莖湯等,均是利用了冬瓜子的清熱解毒和利尿作用。
周天梅介紹,一般來說,新鮮冬瓜子的利尿和清熱解毒排膿效果更強,鮮者優良,總體來說,新鮮冬瓜子和陳貨冬瓜子的藥效差別不大。
冬瓜子價格為何會出現明顯上漲?周天梅認為,中藥材價格波動受多重因素影響,主要源于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如需求增長而供應未能跟上,會導致價格上漲。季節性變化也會影響價格,例如從夏季過渡到秋季時,冬瓜產量減少,市場上冬瓜供應下降,價格因而上升。此外,生產成本上升或運輸費用增加等其他市場因素也會對價格造成影響。
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制藥系陸洋教授9月22日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市場需求等客觀因素,資本炒作是中藥材價格波動不可忽視的因素,非理性的市場行為往往會加劇價格的不穩定,給正常的供求關系帶來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