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入秋的萬峰林景區黃綠交織,景觀美麗豐富。
國 慧攝
山地旅游或迎來發展新契機。
大眾旅游時代下,旅游群體不斷擴大,消費需求變化多升級快;游客決策周期更短、頻次更高,對體驗感的追求更甚……這些變化不斷推動行業發展,催生旅游新業態。在此背景下,傳統熱門目的地也期待提質轉型?,F如今,除自然觀光外,度假、康養、戶外運動、文化體驗等賦予了山地旅游更多內涵,多樣化、多層次的市場需求對行業的資源開發和產品迭代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重新定義山地旅游,重塑相關業態?9月26日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舉辦的2024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給予了答案。此次大會以“文體旅融合、高品質生活”為主題,旨在探索新時代背景下高質量、可持續的山地旅游創新發展路徑,為山地旅游注入新的活力與動能。大會包含開幕式、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2024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年會、2024萬峰林萬人徒步大會等主體活動和系列配套活動。
面對變革與挑戰各界應攜手并進
山地旅游,顧名思義,是人類以山地為載體開展的度假、觀光、戶外運動、康養、文化探尋等活動與行為。
此前,受交通不便捷、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因素影響,山地旅游發展緩慢。現如今,隨著交通及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再加上相關模式逐漸滿足人們對于休閑度假的剛性需求,以山地旅游為代表的戶外運動體驗品類備受歡迎。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動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
在此背景下,作為戶外運動的重要載體,山地旅游未來的產業總體規模或將迅速提升,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而持續擴大的市場規模對于培育山地旅游產業的各種新興業態而言,大有裨益。
“山區正成為旅行者尋找新體驗的焦點。”亞太旅游協會主席彼得·西蒙表示,中國的山地旅游目的地正迅速發展為世界一流的場所。
聯合國旅游組織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旅游業收入1.6萬億美元,國際游客數量恢復到2019年的90%。這意味著,全球旅游業的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隨著旅游業市場格局的變化,山地旅游也涌現出新的特點,比如智慧旅游市場需求愈發旺盛,休閑旅游時代特征凸顯,深度融合催生新業態?!眹H山地旅游聯盟主席多米尼克·德維爾潘認為,面對未來的變革和挑戰,需要從多視角、多維度、多層次深入理解研判行業趨勢,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攜手并進,共同推動旅游市場的新興繁榮。這也是國際山地旅游聯盟打造年會、國際山地旅游日及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等國際對話平臺的現實意義所在。
創新是賦能山地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
現階段,新質生產力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詞,在旅游業特別是山地旅游的發展過程中同樣離不開新質生產力。
無論是以新一代衛星定位和通信技術改善山地旅游的拓展性和安全性,還是借助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探索山地旅游新玩法和新體驗,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山地旅游領域逐步落地,并成為相關目的地新的增長機遇。
“站在山地旅游發展面對重要機遇的路口,探討如何重新定義山地旅游,對行業、游客及目的地居民而言,都具有積極意義?!甭糜未龠M和平國際聯合會主席阿賈伊·普拉卡什表示,不僅要以山地旅游創新來讓旅游業對游客更具吸引力,也要以造福當地社區、保護環境和推廣文化遺產的方式重構旅游業。通過采用新技術、進行可持續實踐和社區驅動,創造出一種使山地區域同時實現經濟和生態繁榮的旅游模式,確保山地旅游成為一股強大的“向善力量”,持久地造福以這些區域為家的人們,同時保護好相關目的地獨特的自然美景。
在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副主席何超瓊看來,山地旅游的真正潛力不僅體現在其市場規模上,更在于其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所帶來的新動能。山地擁有獨特的立體氣候、多樣的生物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鮮明的文化特征,這些優勢為山地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通過融合綠色理念、科技創新和文化健康元素,山地旅游能夠為世界旅游經濟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聚焦創新,何超瓊進一步稱,創新是賦能山地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創新已經滲透到旅游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智能旅游系統的應用,還是數字化營銷的推廣,都極大地提升了山地旅游的服務水平和市場覆蓋面。同時,生態保護技術的進步也讓人們能夠更加科學地管理和利用山地資源,減少環境壓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值得關注的是,大會還發布了《世界旅游名山-認定標準》,并為瑞士少女峰、尼泊爾安納普爾納峰、南非桌山、中國長白山等14座首批獲認定的世界旅游名山授牌。對此,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專家吳必虎給予了肯定:“世界旅游名山的認定將進一步促進山地旅游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在推動構建世界山地旅游治理體系方面發揮積極作用?!?/p>
貴州凸顯資源特色打造山地旅游樣本
唐代詩人孟郊有詩云:“舊說天下山,半在黔中青?!痹?7.6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貴州全省92.5%的國土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千山萬水縱橫相連,造化出飛瀑、峽谷、峰叢、溶洞等眾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這使得貴州享有“山地公園省”的美譽。
可以說,山地賦予了貴州最鮮明的生態底色。憑借著山地景觀的美學形態、科考研究價值、康養生態環境和深厚人文沉淀,貴州成為備受青睞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作為全國唯一以山地旅游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峰會,國際山地旅游大會繼2015年落戶貴州省以來,迄今已走過10年歷程,已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一個重要窗口。
近年來,貴州以其雄奇險峻的山地相關地貌吸引著中外山地戶外運動愛好者前來體驗攀巖、皮劃艇、漂流、騎行、滑翔傘、高橋蹦極等項目,貴州由此深入推進旅游產業化,奮力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貴州省接待游客同比增長10.9%,其中接待省外入黔游客同比增長8.8%,全省旅游業呈現穩步發展態勢。
“貴州作為中國西南山區旅游大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民族文化?!眹H山地旅游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何亞非表示,近年來,“村BA”“村超”等鄉村體育活動的興起,更是展現了貴州鄉村體育與特色文旅的親密融合,為山地戶外運動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大會配套活動之一的2024萬峰林萬人徒步大會在興義市萬峰林景區舉辦?!叭f峰林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具備很高的觀賞性。目前景區的配套設施相對完善,且包含咖啡廳、民宿等業態,游客在徒步的過程中并不會覺得枯燥,體驗感很強?!眳⒓恿巳f人徒步大會的國慧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9月30日 第14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