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濱河街道姚莊社區聯合濱河衛生院開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義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山東省菏澤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第一位,聚焦城市基層治理重點難點問題,圍繞網格治理精細化、“紅色物業”體系化、便民陣地規范化、為民服務標準化和志愿服務常態化五個維度,創新治理機制,提升服務效能,推動城市基層治理邁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網格治理精細化
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是夯實黨在城市執政基礎、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要義。近年來,菏澤市著力建實建強城市基層黨組織,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凝聚形成基層治理工作合力,為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行穩致遠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擴大黨組織覆蓋,推進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優化網格、小區黨組織設置,從機關和企事業干部、社區“兩委”成員中優選網格黨支部書記,推動全市728個小區黨支部掛牌辦公、實體化運行,把黨的工作延伸到街巷、小區、樓棟、樓道等社會治理最末梢。建立小區黨支部成員和業主委員會“雙選、雙用”工作機制,推動769名小區黨支部成員和業委會成員交叉任職,為小區居民提供常態化、貼心式服務。
強化末端治理,推動黨建力量向基層下沉。選派957名社區“兩委”成員和2355名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等下沉小區,壯大小區服務力量。建立小區樓長制度和“黨員中心戶”制度,將全市1.3萬名樓長和1.2萬名“黨員中心戶”納入基層組織管理體系,讓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服務優勢在基層進一步延伸和拓展。
優化黨建考評機制,實現評先樹優向基層傾斜。加強基層黨建考評體系建設,對一線黨員干部履職盡責情況進行民主測評,大膽提拔使用敢爭一流、堪當重任的優秀干部。舉辦小區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先后評選1837名優秀黨員、1188名優秀樓長、1013個文明示范樓棟,頒發榮譽證書,激勵示范帶動,營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圍。
深入化解物業領域堵點推動“紅色物業”體系化
物業管理是社區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業服務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社區生活環境、關系居民幸福指數。近年來,菏澤市持續深化“紅色物業”建設,在物業服務領域彰顯黨的政治色彩、強化黨的政治屬性、發揮黨的政治功能,把牢物業服務的正確方向,健全完善溝通協調、監督評價等工作機制,推動物業行業以高度的政治自覺站穩人民立場,實現物業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加強物業行業黨組織建設,提升服務自主性。深化“紅色物業”創建,推動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應建盡建,用宗旨意識和黨性修養提升物業企業為民服務能力。依托住建部門成立物業行業黨組織,對25家重點物業企業黨建工作直接聯系指導,推動296家物業企業通過單建、聯建等方式成立黨組織,對暫不符合條件的物業企業選派黨建指導員,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有形有效覆蓋。
建立物業管理長效模式,增強服務有效性。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國有物業企業兜底的模式,對無物業的老舊小區兜底管理,解決老舊小區和安置區普遍存在的管理基礎薄弱、收費不暢、民營物業企業不愿進駐等問題,實現專業化物業服務有效覆蓋。建立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物業企業、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等共同參加的黨群聯席會議制度,實行物業企業管理層和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將物業管理和社區治理融為一體,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優化物業服務組織體系,提高服務積極性。深入推進“黨建+物業”服務模式,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等方式,發揮黨員模范帶動作用,打造物業服務品牌,提升物業服務質量,提高業主滿意度。構建“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密切聯系居民優勢,常態化開展聯席會、懇談會、調解會,研究化解物業和業主矛盾糾紛3185件。
融合線上線下治理平臺推動便民陣地規范化
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基層服務效能的提升是衡量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近年來,菏澤市積極探索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與服務的基層治理新模式,統籌整合社區各類服務資源,著力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服務智慧化、便捷化水平。
建好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基層服務效能。全面實施城市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打造高水平、信息化的黨群服務中心。實施老舊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工程,提升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水平,新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0處,改擴建16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覆蓋率實現100%。
堅持因地制宜,保障服務陣地建設。綜合考量縣區特點和社區實際,強化資源整合,加大清理公共服務用房力度,由縣區黨委統籌、組織部門牽頭,聯合自然資源、住建、民政等部門成立公共服務用房清理工作專班,通過實地查看、現場執法,按照設計圖紙規劃面積依法依規落實社區(小區)配套服務用房。對于較為零散的服務用房,通過與開發商和物業公司積極協商,置換為便于群眾出入、辦公區域較為集中的場所。對于閑置的國有廢棄用房,在保持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按規定履行相關國有資產管理程序后,將國有資產提供給社區用于社區黨群服務陣地建設,既增加了場所面積又減少了資金負擔。2022年以來,全市共清理騰退公共用房22.25萬平方米。
用好信息網絡,打造智慧“黨建+”便民服務平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黨建工作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新需求,打造“黨建+教育”“黨建+醫療”“黨建+文化”“黨建+物業服務”等智慧服務平臺,同步開發微信小程序和民情二維碼,完善服務模塊,推動“黨建+”服務向基層延伸覆蓋,持續提升智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
護好新興群體,完善新就業群體服務陣地。圍繞黨群服務中心、覆蓋商圈樓宇,聯合工會、婦聯、社區服務站等機構,建立“暖心驛站”“快遞之家”等服務陣地400余個,為新就業群體提供飲水、充電、休息、用餐等各項便利服務,通過解決“小問題”,彰顯“大關懷”。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作用,2022年7月以來,引導459名快遞外賣小哥擔任兼職網格員,協助社區收集群眾訴求2600余條,成為社區的民情前哨和流動探頭。
探索社區嵌入式服務推動為民服務便捷化
社區作為城市的基本單元,其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程度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近年來,菏澤市以精準化、規模化、市場化為原則,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將優質普惠公共服務嵌入社區、延伸至小區,讓群眾充分享受“家門口”的貼心服務。
堅持黨建引領,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將“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工程”作為市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建立市、縣、街道、社區四級聯動機制,構建市級宏觀指導、縣區抓好統籌、部門協同聯動、街道具體推動的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制定《關于實施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工程的實施方案》,優選34個典型做法,匯編形成《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工作工具箱》,對黨建引領嵌入式服務工作進行邊實踐、邊總結。
強化資源整合,探索多元服務模式。探索功能“復合集成”式服務模式,以縣區為單位整體謀劃,圍繞建設“15分鐘社區生活圈”,科學規劃選址,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集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等服務項目為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性黨群服務陣地4處,推動公共服務設施有機嵌入社區、公共服務項目延伸覆蓋社區。創新“插花分散”式服務模式,對于暫不具備面積大、位置好等硬件條件的社區,探索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小區服務站為輔的“插花式”嵌入服務模式,以2個社區為試點,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規劃建設康養理療站、養老室、托幼室、共享自習室、智慧養老中心等助老助小服務矩陣,做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小區黨群服務站服務功能有效互補。
鼓勵多方參與,優化管理運營模式。創新探索自主經營模式,發動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志愿者、居民代表參與管理經營,進一步壓縮嵌入式服務運營管理成本,所得利潤反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推動服務可持續運轉。運用市場化機制,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為居民群眾提供質量較優、價格較低的服務模式,探索以社區作為場所陣地所有方,行業主管部門介入進行資格審查、專業機構提供市場化兼顧公益性服務的路徑,在保障服務群眾的前提下,實現公益性和收益性雙贏。積極對接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依托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充分整合縣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將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保障。通過以空間換服務的方式,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建立健康服務站19處,提供全科診療、中醫理療、健康咨詢、體檢反饋等服務事項32項,醫保關系轉移、醫療費用報銷等醫保業務5項,既能滿足居民對常見病、慢性病的日常診治需求,又能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醫院同等醫療保險和報銷政策。今年以來,累計服務社區居民3萬余人次,辦理醫療保險報銷業務3240件。
樹牢為民服務宗旨意識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推手。近年來,菏澤市充分挖掘志愿服務力量,積極搭建志愿服務平臺,優化黨員志愿服務體系,完善志愿服務機制,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充實。
優化黨員志愿服務體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設置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先鋒隊、黨員志愿服務隊,圍繞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采取敲門問需、上門解題、定期盤點等方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用實際行動搭起黨群關系的“暖心橋”,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組織制定居民服務需求清單,引導小區黨員根據自身特長,認領志愿服務項目2579個,制定小區黨員志愿服務項目表,推動黨員為小區居民提供貼心服務。
完善黨員志愿服務機制,凝聚志愿服務力量。切實推行“雙報到”機制,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小區報到服務,結合小區建立的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認領志愿服務項目3036個,做好志愿服務工作,架起黨群“連心橋”。將黨員志愿者服務納入黨建目標管理考核,把服務情況納入黨員評議、黨性分析、考察干部等內容,激勵黨員做好做實志愿服務,扎實推進黨員志愿服務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
充實黨員志愿服務隊伍,完善黨群共建服務模式。完善黨委抓支部、支部抓協會、協會帶志愿者的黨群共建、服務群眾工作模式,以黨員志愿者為骨干,積極引導小區居民、愛心商戶、新就業群體、社會組織等力量加入城市志愿服務隊伍,組建“夕陽紅”“斑馬救援”等志愿服務隊506支,定期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幫助解決小區居民生活難題7900余個,有力提升了小區治理成效。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9月30日 第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