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10時45分,隨著汽笛聲響起,“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從重慶西站出發,向四川省宜賓站飛馳而去。車廂內一片歡騰,參與建設的林敏尤為激動。她是鐵路站房建設的資料員,當日搭乘首發列車去宜賓探親。“我是重慶人,有很多親戚住在宜賓,以前坐車過去要3個多小時,現在只需要不到1小時,以后探親更方便了!”林敏說。
當日,渝昆高鐵渝宜段開通運營,重慶西至宜賓站最快48分鐘可達。作為工程建設者,林敏為“中國速度”感到自豪;作為重慶市民,她也為高鐵帶來的便利欣喜不已。
飛馳的高鐵,不僅讓更多像林敏這樣日常往返于川渝兩地的人開啟了便利的雙城生活,也加速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流動,帶動產業蓬勃發展。渝宜高鐵開通后,沿線重慶市中心城區、江津區、永川區與四川省瀘州市、宜賓市等地形成新的1小時“朋友圈”。日益密集暢達的鐵路網,也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藍圖越來越清晰。
人間秘境近在咫尺
十月,九寨溝迎來了最美的時節,彩林交相輝映,瀑布飛流而下,翠湖碧藍澄澈,令人目不暇接。景區內大大小小的道路上人潮涌動,游客紛紛在諾日朗瀑布、五花海等景觀前拍照留念。
九寨溝地處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脈南段,距離成都市400多公里。以往游客想要一睹其“仙容”,頗費一番周折。8月30日,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開通,成都東站至黃龍九寨站最快1小時39分可達。
程旭峰一家來自成都,對于這一變化感慨頗多:“我們幾年前來過一次,當時坐了七八個小時的汽車,中間還要換乘,還沒到景點就很累了。現在坐動車只需要2個小時,周末都可以過來打卡。”
九寨溝進入“高鐵時代”,也迎來了更加火爆的旅游市場。九寨溝管理局副局長杜杰介紹,鐵路開通這一個月來,九寨溝景區接待游客約60萬人次,同比增長215%。
受益的不僅僅是九寨溝,該段鐵路通車后,沿線松潘、黃龍九寨等車站也迎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黃龍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往年暑假結束到國慶假期之間,景區會出現“小淡季”,但通了動車后,周末游客明顯增多了。通達的鐵路網讓詩和遠方近在咫尺。
智軌電車走向海外
當一條條“巨龍”在鐵軌上飛馳,連通著城市間大動脈時,也有無數“毛細血管”分布在城市各處,暢通市民出行微循環。在宜賓,隨處可見外形酷似地鐵的列車在街道上往來穿梭,司機全程無需觸碰方向盤,列車便可沿著無形的軌道自動穩定前行。
這是四川省中車鐵投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研發建造的智軌電車,最高時速可達70公里,兼具公交車的便利與地鐵的快捷,車廂內寬敞舒適,可載客300余人。目前,宜賓已開通3條智軌運營線路,總運營里程達80公里,累計載客超2200萬人次。
隨著應用場景成功落地,宜賓智軌也吸引了全國乃至全球的目光。目前,該公司生產的智軌電車已在株洲、蘇州、哈爾濱等多個城市運營,并出口至馬來西亞、阿聯酋等國家。
“高鐵開通后帶來了很多客流。乘客乘坐高鐵到達宜賓后,能夠無縫銜接體驗智軌服務,這有利于將智軌推廣至高鐵沿線城市、西南地區乃至全國。”四川省中車鐵投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宗友表示,接下來,公司將把握這一機會,密切與周邊城市的交流合作,助力智軌走向全國甚至海外。
高新產業加速落地
位于宜賓市三江新區的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是四川省重點建設的技術創新平臺,致力于推動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助力宜賓打造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目前,該工作站已孵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企業20余家,在宜賓落地21家。每天,工作站都有工程師往返于重慶、宜賓間,展開技術交流。
“當初工作站落地宜賓的考量之一,就是宜賓的區位優勢。它位于西南地區的幾何中心,有利于匯聚各方優質資源,交通優勢也越來越明顯。”四川新能源汽車創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禎海說,渝宜高鐵串聯起重慶、宜賓兩市,大大縮短了兩地間的通行時間,提高交流效率。“現在我們跟重慶的客戶線下交流,只需要半天時間就能往返。”在他看來,高鐵開通后,將進一步促進宜賓、重慶兩地人才交流,助力宜賓三江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
得益于便捷的交通,近年來,宜賓與成都、重慶的合作日益密切。2021年,三江新區和重慶市兩江新區魚復新城合作成立了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助推三江新區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小時交通圈。
“我們的布局仍在加快。今年,三江新區和兩江新區魚復新城共建的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基地已入駐12家企業,目前產值達到了5.9億元。”宜賓三江新區發展和政策研究局區域合作處副處長李光宇介紹,“我們還跟成都的產業集團共同出資建設了成渝裝備園和成渝物流園,目前裝備園已入駐2家企業,物流園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