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京城秋日,老舍曾言的一句“北平之秋便是天堂”便被反復提及,大家對于北京秋天有著諸多美好的期待和想象。近日,老舍紀念館里的柿子樹紅了,讓這個“丹柿小院” 一躍成為了近期北京最熱門的“追秋”之地,市民游客紛紛趕來老舍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尋找感受他筆下的“北平之秋”。
上午10時許,位于東城區(qū)豐富胡同19號的老舍紀念館門前,已經(jīng)排上了六七十人的長隊,把3米寬的胡同,堵得滿滿當當。最近兩周,這里幾乎每天都是這種情形。“院里的柿子紅了之后,來參觀的人就開始多了,9點開館,不少人8點半就來了,院兒里空間有限,我們只能限流。”一位工作人員說。
紀念門票
市民游客在“丹柿小院”賞柿拍柿
走進小院,不大的院落內,擠滿了慕名而來的游客,大家的鏡頭,紛紛對準了院子里兩棵高大的柿子樹,這是1953年春天,老舍夫婦親自種下的,老舍夫人胡絜青為此給這個小院起名“丹柿小院”。如今,又是一年金秋,樹枝上又綴滿了紅彤彤、沉甸甸的柿子,被壓彎的枝頭一直越過灰色的屋頂。
老舍紀念館里的柿子樹
小院內,溫柔的陽光透過柿子樹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游客們循著光、仰著頭,認真地賞柿、拍柿。有人拿著印著柿子的紀念門票當?shù)谰撸腥送高^紅色門框拍下累累碩果,有人熱衷于捕捉魚缸里柿子樹的倒影,有人還滿心期待著突然有一顆熟透的柿子掉落,撿上一顆。“每年的賞柿期大概一個月,從10月初開始到10月底,等霜降過后,柿子樹上的柿子基本都熟透了,就會統(tǒng)一摘下。”工作人員介紹。
“沒想到今年這里這么火熱,提前四五天好不容易才預約上。”特別喜歡老舍作品的蘇女士,已經(jīng)連續(xù)四年在此時來老舍紀念館打卡。“很喜歡老舍對于北平秋天的描寫,天氣、吃食、景色,正如老舍所說的‘沒有一項不使人滿意’,這也是我對北京秋天的感覺。所以想在老舍生活、創(chuàng)作的地方,感受‘北平之秋’,就像是秋天里的一個儀式,來過一次‘丹柿小院’,這個秋天才算完整。”蘇女士說。
此外需要提醒游客的是,據(jù)“老舍紀念館”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信息顯示,為應對柿子觀賞期觀眾量急劇增加的情況,老舍紀念館開放服務將于今天起(10月18日)進行調整。其中提示,到館參觀需提前預約,并將每日觀眾限額臨時提升至1000人。
老舍紀念館門前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