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衢州市祭孔典禮現場,禮生表演傳統祭祀舞蹈。
2024衢州市祭孔典禮在全場合唱《大同頌》中結束。
音樂劇《南孔》演出劇照。
南孔祭典活動中,衢州市紅領巾學院古箏社團彈奏樂曲《禮儀之邦》。
地處浙江省西部、錢塘江源頭的衢州市歷史悠久、文脈綿長,是圣人孔子后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鄉,素有“東南闕里、南孔圣地”之美譽。
今年9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了以“對話孔子互鑒文明”為主題的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衢州祭孔大典(南孔祭典)首次成為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分會場活動。
多年來,衢州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把南孔文化作為衢州文化內核和城市之魂,舉全市之力推動以南孔文化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廟古外今
今年是孔子誕辰2575周年,也是衢州孔廟恢復祭孔典禮20周年。
2011年,以“當代人祭孔”為特色的南孔祭典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衢州祭孔典禮以“尊圣崇禮、全民祭孔、天下大同”為主題,分為“興于詩”“明于古”“立于禮”“成于樂”“行于道”等五章。祭奠儀程酌古斟今,在孔廟展示宋代釋奠禮,在廟外的孔子文化廣場舉行當代禮儀。20年來,南孔祭典第一次走出廟門,在孔氏南宗家廟外祭孔。沒有圍墻,沒有大門,“全民祭孔”成為現實。
釋奠禮是古代專門祭祀孔子的禮儀,兩宋之際孔家的那次“大宗南渡”,也把宋代官方標準的釋奠禮帶到了衢州。此次展示的宋代釋奠禮,體現在祭典的第二個章節“明于古”。南開大學哲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教授干春松帶領學生負責了宋代釋奠禮的復原研究工作。
干春松說,禮儀復原既嚴格遵循宋代史籍的記載,也根據當代人的生活節奏進行了“損益”,否則時間會過于冗長。復原研究工作歷時約半年,征詢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專家的意見。
配合著《凝安之樂》《同安之樂》《明安之樂》《成安之樂》等一系列古樸樂章,迎神、迎神、盥洗、奠帛、洗爵、獻爵一系列禮儀依序進行。大成殿前,身著古代禮服的禮樂生左執羽,右執龠,表演佾舞,儀態恭謹。
隨后,孔子76代嫡長孫孔令立入大成殿,恭請取自山東曲阜尼山夫子洞的“圣水”,帶領參祭人員走出家廟,將“圣水”倒入孔氏南宗家廟門前的碧水橋下,讓“圣水”匯入衢江。尼山“圣水”與衢江水相匯相生,象征著孔氏后裔在江南開枝散葉、衍圣弘道,儒家正脈在江南賡續綿延。
家廟正對面的孔子文化廣場上,參祭人員面向孔子立像,行現代禮儀。這尊孔子像高9.9米,重15噸,于十年前的祭孔典禮前夕落成。雕像以孔子站姿為造型,面部表情“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長髯垂胸,雙手合于胸前,目視遠方。
最后,祭祀典禮在全場合唱《大同頌》中結束。
禮貫全程
為了打造一場極具創意的祭孔典禮,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演·浙江歌舞劇院等專家組成的主創團隊指導下,祭祀典禮儀程得到優化,緊緊圍繞主題,以宋代釋奠禮和現代祭孔禮為核心,將“禮”的形式表達貫穿在整個祭孔活動中。
孔令立表示,秉承創新精神,探索更多元化的文化傳承載體與參與方式,吸引更多群體參與到南孔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來,講好南孔文化傳承發展壯大故事,擦亮“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
總導演孫琪介紹,活動打通了祭祀場景空間,以家廟內外及孔子文化公園為中軸線,廟古外今,莊嚴肅穆。同時,對復原提煉的宋代釋奠禮進行全新演繹,對服飾、古曲樂譜及祭祀流程進行了全面提煉與提升。
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博士后陳姿樺認為:“廟古外今的典禮空間設計,通過祭典追溯南孔文化的歷史淵源,體現衢州有禮的城市形象,彰顯孔子和儒家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p>
本次祭孔典禮,衢州的江山西硯、開化紙以文房四寶的形式,敬獻給至圣先師孔子。非遺衢州婺劇、柯山點茶、衢州青瓷等也點綴在祭孔儀式的各個環節。經典誦讀、儒學校園劇等一系列儒學文化活動,更彰顯了自南宋傳承至今的儒家好學之風。今年祭孔典禮在陪祭人員、氛圍營造等環節上增加了不少新的元素。國際儒聯、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廟代表、孔氏族人代表、外國專家代表,以及留學生代表、社會各界代表近千人參加今年祭孔典禮。
宋韻儒風
音樂劇《南孔》的演出為祭孔典禮活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衢州保利劇院傾情上演的音樂劇《南孔》,以新國風音樂劇形式,生動再現南孔后人的家國情懷與儒士風范,帶領觀眾感受千年文脈、追尋人文之光。
音樂劇《南孔》圍繞儒家歷史上為后世津津樂道的“孔洙讓爵”的典故,講述了孔洙為實現心中的“禮”,最終決定將爵位讓于曲阜宗弟,并回到衢州化官為民、衍圣弘道的故事。在孔洙的帶領下,逐漸形成“南孔”族群,創造出“詩禮相承、賢才輩出”的江南文化盛景。
音樂劇《南孔》總導演、衢州祭孔大典總顧問鐘浩表示:“衢州以祭祀典禮和創演音樂劇《南孔》的方式,表達南孔后人的家國情懷與儒士風范,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髓的當代價值演繹?!?/p>
“在一次次的演出中,我對孔子精神的理解和體會越來越深?!憋椦菘卒ǖ那嗄暌魳穭⊙輪T夏振凱表示,“這部音樂劇傳遞了仁愛和禮智的精神。這兩種品質不僅適用于古代社會,在現代生活中也需要我們弘揚?!?/p>
據了解,在舞臺設計上,演出團隊還將歌曲、舞蹈、音樂、文本和整體視覺進行綜合創作,既深度考量故事年代的美學特征,又以現代審美體現出屬于當代中國和南孔的精神面貌和美學態度。
共話南孔
為弘揚南孔文化,推動南孔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衢州還舉辦了2024中國·衢州國際儒學論壇。
論壇上,170余名中外嘉賓齊聚“東南闕里”,共話南孔文化與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貢獻智慧力量。
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葉正波在致辭中說,衢州市委、市政府保護傳承歷史文脈,深入挖掘南孔文化的時代價值,以“禮”為核心,提煉弘揚“崇賢有禮、開放自信、創新爭先”的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全面打響“南孔圣地·衢州有禮”的城市品牌,讓南孔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探
索出一條以優秀傳統文化賦能現代文明建設的新路徑。浙江省政協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繼續深化文史研究、推出彰顯浙江文明厚度的精品力作,繼續開展文化建設調查研究,為高水平推進文化強省建言獻策,繼續加強同海內外的文化交流,推動浙江文化“走出去”,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努力為浙江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一直以來,衢州不斷加強對南孔文化的挖掘闡發,全力推動南孔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衢州市委書記高屹表示,新時代新征程,衢州將在深化以弘揚“兩子文化”為特色的文化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上攻堅突破,完善特色品牌體系,創新“泗淛同源”南北合作交流機制和儒學文化國際交流機制,努力打造“第二個結合”的市域實踐樣本,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更大力量。
在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于建??磥恚橹菔悄峡资サ?,也是儒家文化在江南地區的重要傳播中心。近年來,國際儒聯與衢州從研究闡釋、學術課題、項目建設、轉化結合、國際交流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合作。他希望各方能在南孔文化研究闡釋上聚焦發力,進行更加深入系統的解讀和重返基源式的梳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共同探索南孔文化在弘揚儒家人文精神、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現實意義和當代
價值。
衢州是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南宋時期,衢州因其地理優勢,成為南宋同為文化高地的閩贛進入學術文化中心浙東的門戶,形成了以衢州為中心的中國東南儒學文化走廊。對此,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哲學學院博士生導師何俊認為,南孔文化的“兩創”,最終要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結合。進入新時代,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一體化已成為重大的國家發展戰略,衢州也順應時代的召喚,發揮自身的優勢,融入長三角,在助力長三角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健康快速發展。這不僅能發揮衢州獨特的文化優勢,更能使南孔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立法保護
祭孔大典(南孔祭典)舉辦當天,《衢州市南孔文化傳承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批準通過后,正式開始施行。
立法對衢州和南孔文化傳承發展而言,有何意義?
“如何更好地傳承發展南孔文化,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定位還不夠清晰。很多人認為南孔文化就是一座孔氏南宗家廟。這顯然是不夠的?!贬橹菽峡孜幕l展中心主任盛雄生說,南孔文化缺少在歷史內涵、精神文化層面的權威解讀,限制了它的傳承與發展。
對此,《條例》對南孔文化的核心內涵作了厘定闡釋,明確了其文化屬性和內涵。
所謂南孔文化,是指南宋初年孔子第四十八世孫、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隨宋高宗趙構南渡,后孔氏大宗被南宋朝廷賜居衢州,敕建孔氏家廟,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以衢州為中心、以孔氏南宗家廟為重要載體、以祭孔大典(南孔祭典)為代表性儀式,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文化與地方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
同時,《條例》中提煉的忠誠愛國、與時俱進、仁愛為本、經世致用、崇學尚禮、化禮成俗等內容,也是現階段對南孔文化精神特質的高度概括。
有了立法保護,南孔文化資
源認定、收集、保護就有了根本保障。《條例》還建立了南孔文化資源名錄制度,將本行政區域內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南孔文化資源列入名錄并實行動態管理。
為促進南孔文化傳承弘揚,《條例》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建設、祭孔儀式、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為重點,推動南孔文化與城市發展的融合。同時,著重在城鄉建設融入、文旅融合發展、產業發展等方面挖掘和展示南孔文化當代價值,如明確在相關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設施等的規劃和設計中融入南孔文化元素,并將南孔文化產業發展納入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
南孔文化傳承發展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需要凝聚多方合力、加大保障強度。對此,《條例》通過建立健全南孔文化傳承發展工作保障機制和褒揚激勵制度,最大程度提升社會公眾參與度,并從資金投入、人才引育、產業支持、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制定保障措施,推動南孔文化傳承發展各項促進措施有效落地。
下一步,衢州市將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多載體全面抓好宣傳普法,并全力抓好貫徹落實和持續監督,努力將“紙上的法律”變成“實踐中的法律”,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參與南孔文化傳承發展的良好氛圍。(圖片由衢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10月21日 第12-13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