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藝術街,夾在小區高樓之間,寬約七八十米、長百余米。
大理石砌就的六柱五開間牌坊,外臨馬路、內朝街坪。“白石藝術街”匾額,正反兩面、一隸一行;正中兩柱,刻有齊白石篆書的“海為龍世界,云是鶴家鄉”,陳鵬年、左宗棠、楊度、八指頭陀等湖湘名人對聯題寫其他柱上。一入街口,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街中方坪,是出入公園和小區的活動場地。坪尾,小小石橋,砌于水溝之上。溝中,水質清冽,水草漾動。一兩寸長的魚兒,或緩慢游弋,或隱入草叢中。
過橋后,穿越10余米走廊,便跨入枝繁葉茂、湖水蕩漾的“白石公園”——園內,或臥或立著白石老人的數座石雕像;其詩書畫印聯,鏤刻、鑲嵌、書寫于方形石柱連片假山青石板和地面上,以及亭臺樓閣中。整座公園,堪稱白石藝術園林。
白石藝術街,成直達園林的通道。街坪兩旁,系雙層鋪面,售賣玉石鐘表錢幣瓷器家具字畫紀念章等,也有不出售、純展示的老物件,如各類電話機、中外橋梁圖片等。大型展覽常于二樓展廳舉辦。
店鋪不溫不火。老板或喝茶聊天,或與顧客談價;藝術家們或龍飛鳳舞,或精描細繪,或精雕細刻,一幅幅字畫、一顆顆圖章,在此成品。
晚餐后,居民涌入坪中。中老年人,伴隨音響,跳起歡樂健身操;年輕夫婦,揮舞球拍,對壘拼殺;童男童女,駕馭童車,“嗚嗚嗚嗚”地繞坪行駛。車燈閃爍,如耀眼星辰;頑皮小孩,你趕我、我攆你,嬉戲追逐,甚或跳上牌坊底座,扶穩抱鼓石,朗讀黑字對聯……
每周日,清早七八點始,南腔北調的擺攤人攜帶“寶物”涌入藝術街,占據一方地坪,或一級臺階,或某個角落,將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老舊物品,攤放在塑料布里,靜候買主。
仲秋之后,秋高氣爽,身心舒泰。古玩攤或縱或橫,擺成經緯狀。各攤前人頭攢動,眾聲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