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這是很多中國人耳熟能詳、張口即來的一句話,但是你可曾親身感受過?
10月15日晚,深秋時節的北京西站,空氣中已有絲絲涼意,中國旅游報社記者登上“綠皮火車”北京—拉薩Z21次列車。軍綠色的車身、米黃色車廂內壁……記者將乘坐這列“綠皮火車”度過39個多小時,前往西藏拉薩,采訪“向光向上 冬游西藏”——2024冬游西藏啟動儀式系列活動。
15日19時52分,火車開動,硬臥車廂里,形形色色的旅客各歸其位。有拎著一大袋標書的業務員,有赴西藏日喀則解決機器故障的工程師,有孤身赴藏旅游的年輕小伙,還有拖著碩大行李箱的外國旅游團成員。
夜晚的窗外景色全無,明亮的車廂內旅客談興正濃。有人在談論抵達后的工作,有人在談論對高反的擔憂,有人在熱議時事熱點,外國旅游團成員們也在用英語交談著。
記者與外國旅游團成員蘇珊·伯克聊天時得知,他們一行12人來自美國洛杉磯,在導游的帶領下,已經在北京游玩了一周,去了天安門、故宮、雍和宮、長城等景區。接下來,他們將前往拉薩、羊卓雍措、日喀則等地游玩。“人們很友好,我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手機翻譯軟件解決,很方便。乘坐這趟火車,我感到很興奮,很期待在西藏看到美麗的景色。”蘇珊·伯克說。
夜色漸深,大約22時,列車員提醒乘客車廂要熄燈了,大家慢慢安靜下來、進入夢鄉。
16日一早,車窗外亮起明亮的白光,朝陽透過車窗喚醒旅客。當大家醒來時,發現已經身處中國西北——寧夏中衛,這里是受黃河潤澤、賀蘭山下的綠洲之地。透過車窗,旅客們可以看到沙坡頭,看到沙漠與黃河“交鋒”的奇景,看到黃河如何“力挽狂瀾”在大漠之中開辟出一片綠洲。在寧夏中衛到甘肅蘭州的路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黃河流過的地方一片生機盎然、城鎮井然。
寧夏中衛—甘肅蘭州—青海西寧,這趟旅程要跨過河西走廊,登上青藏高原,從我國地形的第二階梯登上第一階梯。途中,記者發現,火車路過了很多“不知名”的小站,而這些小站的名字滿含著當地的自然和人文特色,比如狼抱水、吳家窯、紅砂峴、杏園等,將這些小站的名字串聯起來,儼然就是一條原生態的“西北風情線”。
當列車抵達甘肅境內、準備攀登高原時,列車員招呼旅客們靠攏過來,講解進入高原的注意事項。旅客們紛紛好奇地豎起耳朵、認真傾聽:列車即將進入高原環境,身體難免會有一些不適感,需要放緩行動,注意補充能量、維生素,夜晚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慢慢適應高原環境。
“我剛參加工作,自己一個人去西藏玩幾天。”記者在列車上偶遇年輕小伙劉俊。他告訴記者,自己特意選擇乘坐火車去拉薩,就是要體驗一下這種獨特的感受,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雖然旅途時間有點漫長,但是對于時間寬裕的人來說,值得一試,并沒有想象中的疲憊感,反而可以遇到一些有趣的人、看到難得一見的風景。
16日下午,火車穿過蜿蜒曲折的湟水谷地,途經西寧,朝著祁連山下的平坦大地進發,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青海湖。陽光下的青海湖猶如一面鏡子,反射出耀眼亮光。旅客們被眼前的美景吸引,紛紛聚集在窗前,不約而同地發出贊嘆,“太美了!”“這趟來值了!”
記者看到,與湟水谷地的蜿蜒曲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青海湖的開闊與平靜,湖邊是一望無際的草地,藍天與大地之間只有云朵和湖水,偶爾有溪流在草地上蜿蜒流淌,猶如銀色的飄帶。
正當大家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時,遠處飄來一片烏云,如煙如幕——高原不僅有迷人的風景,也有變幻莫測的天氣。穿過云雨區域后,記者回頭觀望,發現太陽給灰色的烏云鑲上了金邊,白色光束從烏云邊緣投射下來。
雖然戀戀不舍,但是火車腳步不停,將青海湖甩在身后,次第而來的是一座座高大雄偉的山峰。火車與雪山山脈“并行”,山下是巨大而平坦的山谷,廣袤的草地猶如毛茸茸的地毯,星星點點的牛羊,加上濕地上空的飛鳥,構成了一幅壯麗而柔美的圖景。“這是我第一次坐火車去西藏,路上有很多驚喜。這么廣闊的土地,這么雄偉的山峰,開眼了。”旅客孫士帥說。
火車經過這一段美景,便“鉆入”一個超長隧道。當火車鉆出隧道時,仿佛進入了另一個天地,大地上出現了高山森林、湍急河流,河谷里有成片的農田、錯落的農舍,金黃色的樹林點綴其間。這是青海烏蘭—德令哈的一段路程,是進藏前白天可以看到的最后一段路程。火車到達德令哈市時,夜色降臨,一輪格外明亮的月亮掛在窗外,銀白色的月光勾勒出隱約的山巒輪廓,讓人頓生孤寂之感,旅客進入沉沉的夢鄉。
17日早上,當再次迎來清晨的陽光,旅客們已經在睡夢中翻越了唐古拉山,抵達西藏那曲,這里海拔在4000米以上。雖然海拔高了,但是地形變得平緩了,起伏的山丘鋪滿草地,舒緩而柔和。在濕潤的草地上,有很多小土洞,偶爾冒出一只土撥鼠,從一個洞口鉆進另一個洞口。
火車在那曲行駛一段時間后途經納木錯景區。雖然看不到湖面,但是可以看到湖岸的雄偉雪山。記者看到,當火車向納木錯靠近時,地形的變化帶來了視覺的錯覺,雪山仿佛從地平線上慢慢升起來,令人稱奇。
火車繼續行駛在雪域高原的高山之間,開啟了抵達拉薩前的最后旅程。湍急的河流在山谷里流過,農舍沿河分布,身著藏服的藏族同胞在田間彎腰勞作,他們或收割牧草、晾曬牧草,或開著拖拉機耕地,準備種植冬小麥。而在農田邊的樹林和草地里,一只拖著灰紅色大尾巴的藏狐在草叢里潛行。
火車快到拉薩時,藏式小院越來越密集。公路網也密集起來,開始出現現代化的居民小區、公共設施以及整潔的公園,海拔也降到了3000多米。17日中午,拉薩猶如一顆高原明珠,呈現在旅客眼前。
據悉,青藏鐵路2006年全線正式通車,結束了“世界屋脊”西藏不通火車的歷史。青藏鐵路也為喜歡西藏的游客開辟了一個旅游通道,國內外游客通過乘坐通往拉薩的高原列車,欣賞沿途美景、踏上西藏之旅。
北京到拉薩,39個多小時,走出華北平原、穿過太行山、越過黃河、駛過陜北、跨過河西走廊、登上青藏高原、邂逅青海湖、翻越唐古拉山、深入高原腹地、抵達雪山環抱的拉薩,一路上的壯美山河令旅客們久久難忘、由衷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