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政策禮包相繼落地,推動養老變“享老”。
近日,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以及江蘇省宿遷市、河北省滄州市等地陸續發布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方案,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我國亟須解決老年人急難愁盼的問題,增進老年人的民生福祉。而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方案既體現了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也折射出政府對老年人群體的關懷。
產生“一加一大于二”功效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不僅事關國家發展全局,還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民政部日前發布的《2023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萬人,占總人口的21.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萬人,占總人口的15.4%。
在中國銀行海南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少輝看來,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一些老年人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也隨之顯現。其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行動不便的問題,比如上下樓梯困難、家中設施老化等。
為切實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以及江蘇省宿遷市、河北省滄州市等多地近日陸續發布了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方案。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居家養老成為大多數老年人的首選。居家適老化改造能夠減少跌倒等意外風險,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適老化改造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通過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增強他們的社會參與感和歸屬感,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
另外,關于部分省份推出消費品以舊換新家居適老化改造方案或政策的基本動因,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盤古老齡社會研究院院長馬旗戟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稱,除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外,也是為了從整體上提振經濟,促消費拉內需,以舊換新消費作為一項具體的鼓勵和激勵措施。
馬旗戟進一步表示,消費品以舊換新與居家適老化改造的結合產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居家適老化為以舊換新提供了空間,有利于拉動市場消費和企業生產,以舊換新與居家適老化調動了居民參與的積極性,有利于實現普及,讓更多老人家庭獲得實質改善。
聚焦老年人居家生活實際需求
各地補貼條件、金額不一
中國城市報記者綜合各個省份推出的改造方案發現,方案內容基本圍繞老年人如廁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助器具適配等五個方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并在此基礎上提供其他類適老物品和材料。
馬旗戟分析,從各地發布的相關方案的具體內容來看,主要是解決了以下難題:一方面,絕大部分是老人的居家生活基礎設備和器具所需;另一方面,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將老人的居家生活納入健康管理和安全監測網絡。此外,改善了居室環境中的輔助設施。“這些改造都是目前老年家庭所需要的,如果再能和老年友好社區、友好城市的更新改造形成有機結合,勢必大幅提升老年人的生活體驗、健康水平和安全保障。”馬旗戟說。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方不僅做好了與本市現有居家適老化改造政策銜接,還聚焦了老年人居家生活實際需求,促進適老化產品消費。以北京市為例,除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方案外,還配套推出了《居家適老化改造物品和材料購置建議目錄》,其中還擴大了物品選擇范圍,將家用制氧機、血糖儀、理療儀等方便老年人在家中護理的適老用品納入其中,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質量。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各地補貼金額的上限并不一致。根據北京發布的《居家適老化改造物品和材料購置建議目錄》,政策實施期間,北京市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家庭購置上述目錄中的物品和材料可進行補貼,比如60—79周歲老年人補貼60%,補貼上限每戶5000元;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補貼80%,補貼上限每戶5000元;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據實補貼,補貼上限每戶5000元。《上海市適老化改造(含產品和服務)“煥新”活動實施細則》提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家庭,在“煥新”活動期間享受相應“煥新”補貼,補貼比例為“煥新”合同約定的改造總金額的30%,每戶最多補貼3000元(不含配套服務費)。而據浙江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省此次適老化改造補貼對60—79周歲的老年人購買產品補貼50%,8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購買產品補貼60%,每戶補貼總金額最高不超過2萬元。
政策落地仍存挑戰
各省市可根據實際推廣
盡管全國已有多地陸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且相關方案的發布具有很強的市場示范價值和社會導向意義,但在落地方面仍有不小的挑戰。
安徽省勞動學會常務理事汪張明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方案存在審核難、認定難、直達重點人群難等難點。他說:“因老年人同年齡段的健康狀態差異大,居家養老用房的情況差異大,所涉及的改造方案及成本差異大,如何進行審核、如何認定、如何直達重點人群都是需要細化思考的。”
在馬旗戟看來,目前,不同城市適用人群范圍略有差異,一些只有本市戶籍老人可以享受相關優惠,但考慮到目前特別是大城市常住人口中存在大量隨本市子女居住的外地老人,這些老人理應也納入相關范圍,不過,不同城市的財力不同,財力較弱城市可能很難實現全覆蓋;同時,實施流程管理(含申請和支付)也存在難點,需要線上線下結合,并做到公平公正。針對一些獨居老人也充分照顧到他們申請和參與的能力,組織好排查、動員、統計和落實。特別是老年人在消費上較為保守和固執,這就需要進行較為充分的政策講解和社會傳播,對此項工作的價值和實惠做深入宣傳等。
此外,柏文喜還提出,改造資金的籌集和分配是一大難點,特別是對于經濟條件較差的老年人家庭。他認為,除政府提供補貼或資金支持外,還可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立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機制。而改造標準和質量控制也存在不確定性因素,比如缺乏統一的改造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導致改造效果參差不齊。針對上述不確定因素,柏文喜建議,應制定和推廣適老化改造的標準和規范,加強行業監管,確保改造質量和效果。
當下,越來越多的省市開始推出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方案,柏文喜表示,這既體現了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通過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環境,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實現居家養老的目標。同時,也折射出政府對老年人群體的關懷,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激發市場活力,促進養老服務和相關消費市場的發展。
當下,各個城市的人口老齡化程度不同,城市的經濟實力和財力也存在差別,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方案能否在全國推廣?馬旗戟認為,各個省市都可以依據各自實際情況來推廣這一措施,特別是中東部經濟較為發達且老齡化比較嚴重的省市。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10月28日 第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