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從年初純電戰略失利的陰影中走出,報告了一份強勁的第三季度業績。但它依然沒有向投資者證明保持持續性高增長的可能性。不及預期的第四季度銷量指引導致理想汽車美股大跌13.6%,今天港股開盤跌超10%。
根據理想汽車披露的三季報,公司季度營收達到429億元,同比增長23.6%,創歷史新高,但略低于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429.9億元。另從收入增速來看,相比去年增長近兩倍的速度,今年前三季度理想汽車營收同比僅增長22%。
借助低價車型理想L6的熱銷,理想汽車從純電失利中回歸增長正軌,但也因平均售價下降影響到利潤率。該公司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小幅增長至28億元,連續8個季度實現盈利。汽車業務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21.2%降至20.9%,但高于第二季度的18.7%。
理想汽車在通過成本控制以提升利潤率水平。今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車研發費用為26億元,同比減少了8.2%,也較今年第二季度的30億元下降14.6%。該公司的解釋是新產品及技術設計研發成本減少,以及研發人員薪酬減少。
理想汽車總裁馬東輝在業績會上表示,理想汽車從技術創新、采購聚量、減少質量浪費,提高與合作伙伴產能利用率以及更高效物流配送方式,來尋找降本增效的機會。
投資人比以往更加關心的是理想汽車進一步增長潛力。去年12月,理想汽車依靠L7、L8和L9三款車型達成月銷5萬輛的目標,而今年新車L6的推出沒有為銷量帶來明顯增益,它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同為中大型SUV理想L7和理想L8的生存空間。
理想汽車給出了較為保守的四季度增長預期,預計本季度交付量為16至17萬輛,這意味著理想汽車今年整年交付量預期至高不超過52萬輛,增幅不超過三成。今年2月,理想汽車CEO李想在純電車型推出前夕,曾高調宣布今年銷量目標是80萬輛,后有報道稱下調至48萬輛。
結合432億元至459億元的四季度收入預估,理想汽車本季度單車均價預期繼續下行至不到26萬元,其隱含信息是為達成年底目標可能會有更高力度促銷行動,以及理想L6的銷量占比還將提升。
理想汽車銷售與服務高級副總裁鄒良軍沒有在業績會上回應L系列的增長空間所在,但他表示,理想汽車明年銷量目標是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的兩倍。
這家混動車型的帶頭者可以感受到競爭對手正變得更多。中國汽車消費者對混動車型的青睞,推動各家汽車制造商加碼研發相應車型,其中不少直接對標理想L系列,甚至在造型外觀上也具有相似性。
李想認為,汽車競爭是包括技術、產品、供應鏈、銷售、服務等在內的綜合經營能力競爭,而增程技術只是其中一項。他相信,理想L系列產品在未來一到兩年還處于青壯年階段。由于理想L6仍處于產能無法滿足訂單的熱銷期,理想汽車預計將在明年春節期間進行產線調整。
這家行事保守的汽車制造商沒有向投資者承諾開展新業務板塊。在李想看來,未來三到五年最大的變量來自人工智能,包括智能駕駛和智能助手,它將給消費者帶來與今天完全不同的體驗,也是質變的開始。考慮到人工智能對家庭市場增長潛力的提升,理想汽車不急于開拓更多的其他市場。
理想汽車另一潛在增量點在海外市場,但至今沒有采取實質性開辟市場提升銷量的舉動。鄒良軍表示,中東和中亞將是理想汽車首批出口目標市場,但他沒有提供具體進入的時間表。
另一方面,理想汽車曾承諾的今年鋪設2000座充電站的計劃則有“跳票”的可能,這是為明年純電產品上線提供的重要保障。截至10月31日,理想汽車共上線1000座充電站,平均每天建成2.4座。想要完成目標,理想汽車接下來每天至少要建16.1座。
理想汽車渠道鋪設的速度也還不夠快,甚至還有所減少。截至第三季度末,理想汽車在全國145座城市擁有479家零售中心,而在3個月前,其覆蓋城市數量為148座,零售中心497家。
鄒良軍提到,理想汽車在調整零售門店數量規模和占比分布,逐步淘汰現有網絡的商場門店,置換為頭部汽車城中心門店。按照預計,到2024年底,中心店占比將達到四成以上,全國展位數量較去年增長1000個,以及將網絡下沉至三線城市。
為在短期內刺激銷量提升,理想汽車在今年下半年啟動了新一輪經營權下沉變革。公司各省的銷售負責人從原來的只需要為銷量負責,轉變為對整體經營負責。這有利于各省根據自身市場情況,因地制宜展開營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