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花式攬客,網友直呼:“太野了!”
近日,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九皇山景區推出的“徒手逮獵”體驗項目引發關注,被網友質疑其合法性與安全性。據了解,該項目中,游客可以在景區獵場徒手抓所謂的“野豬、野兔、山雞”等動物,抓到還可以帶走。目前,項目已被取消。
在律師看來,這種做法存在多重法律風險和安全隱患。業內人士認為,打造既有吸引力又安全可靠,既充滿創意又符合法律規范的體驗項目,需要景區不斷探索實踐以及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支持和監督。
野生動物
可以被肆意逮獵嗎
日前,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在九皇山景區的一段特殊旅游體驗。視頻里,一群年輕人在林地里對“野豬”圍追堵截,成功地捕獲了一只;視頻最后呈現的,是一桌“好菜”。
視頻中的九皇山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0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以自然風光和羌族民族風情為主要看點。據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人員介紹,為增加游客體驗感,北川九皇山生態旅游股份公司結合當地羌族群眾狩獵、殺年豬的習俗,開發了“徒手逮獵”項目。
據悉,“徒手逮獵”體驗項目是指游客在景區獵場徒手抓“野生動物”,規定除15公斤以下的小豬和帶崽母豬外,其余抓到都能免費帶走。
不少網友首先質疑的是:野生動物是可以被任意抓取的嗎?
對此,九皇山景區回應稱,視頻中所謂的“野豬”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野豬,而是野豬和家豬結合繁殖的二代雜交豬。景區繁殖養育雜交豬、兔子、環頸雉等動物,也是經過當地林業部門批準的。
此外,中國城市報記者還注意到,野豬雖然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三有名錄”),不過,2023年,在部分地區致害嚴重的野豬被調出“三有名錄”。
盡管如此,九皇山景區推出的“徒手逮獵”項目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禁止食用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北京至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李圣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景區是否允許游客宰殺食用這些動物需要當地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規范?。
“徒手逮獵”安全嗎
九皇山景區方面稱,推出“徒手逮獵”項目主要是為了增強游客體驗;同時,為了增加驚險程度,景區規定游客只能徒手捕獵,不能用棍棒和石頭;而且游客“徒手逮獵”的成功率并不高,今年以來,游客逮住的野豬一共僅有9只。
為增強游客體驗且滿足游客的獵奇心理,景區推出花式旅游項目在情理之中。不過,參與“徒手逮獵”畢竟要和野豬等動物進行“親密接觸”,這樣的行為真的安全嗎?
北川羌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表示,九皇山景區的雜交野豬長期繁育迭代后,逐步向家豬基因靠攏,但從根源上來說還是屬于野豬。景區一直以放養形式任雜交野豬自行繁育,沒有提交過檢疫申請,由游客自行帶走處理不妥。
在李圣看來,上述行為有?安全風險?,徒手抓捕這些動物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這些動物在放養過程中可能攜帶未知的病菌和微生物,游客自行處理這些動物存在健康風險。而且游客在抓捕過程中也容易被野豬撞傷、咬傷或跌傷。?”李圣認為,“徒手逮獵”體驗項目固然能吸引游客,但其存在的法律、安全和公共衛生風險不容忽視。景區在開發此類項目時,應更加注重采取安全措施和遵循監管規范,確保游客的身體安全和健康。
尤其要注意的是,“逮獵”過程未必一帆風順,倘若動物逃脫并對周邊環境或他人造成損害,責任歸屬主要涉及景區、游客和當地文旅部門。李圣分析,?一方面,?景區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應當承擔主要責任。景區在推出此類項目時,應當確保動物的管理措施到位,防止動物逃脫事件的發生;如果景區未能有效管理動物,導致其逃脫并產生負面影響,景區可能需要賠償受害者的損失,并可能面臨相關的行政處罰。另一方面,?游客在參與活動時也需注意自身安全?,遵守景區的規定;如果因游客操作不當或故意放生等導致動物逃脫并對他人造成損害,游客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此外,?當地文旅部門應該對項目進行監管?,確保項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如果發現項目存在安全隱患,應該依法履職,要求景區進行整改或停止項目?。
輿論發酵后,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協同農業農村局以及宣傳、林業等部門,對九皇山景區“徒手逮獵”項目的安全性以及檢疫、宰殺的規范性進行進一步監管,同時,也將對全縣范圍內各級景區宣傳內容的真實性和旅游項目的合規性進行核查。
九皇山景區也發布了通告,稱為保障游客安全,取消了“徒手逮獵”旅游項目。
獵奇項目難以持久
需深挖當地文化內涵
近年來,各大景區為了招攬游客,屢出“奇招”。
今年國慶假期,山東省臨沂市紅嫂家鄉旅游區因沉浸式體驗項目“跟著團長打縣城”而火爆“出圈”。據了解,該項目在酷似著名電視劇《亮劍》的場景中進行。游客們在“團長”的指揮下集體出動,朝著縣城的方向沖去,和“敵人”進行戰斗。
無獨有偶,此前,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鏡泊湖旅游集團曾透露,將在今年冬天啟動“流放寧古塔”的體驗項目。據介紹,“流放寧古塔”項目的開展地點主要就在鏡泊湖景區。景區將展現電視劇《甄嬛傳》中提到的清代犯人流放地,還原年代感十足的寧古塔舊城。屆時,游客將在相應場景中進行體驗。同時,該景區還有很多冰雪旅游項目正在籌備中。
“當下,各大景區競爭激烈,攬客招數越來越獵奇。這也是運營方為了吸引游客、增加流量的一種營銷手段。”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研究院學術委員、聞旅CEO周海濤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表示,在流量時代,注意力是稀缺資源,所以部分景區便通過新穎的方式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借勢營銷”,以創意性和新奇性來吸引更多關注和流量?。
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說:“對于景區而言,獵奇式的項目可能是攬客的好招式,但也只能產生一時的效應,不可能會持久性引流;如果過于求‘奇’,反而有失去底線的風險,造成反噬,得不償失。”
在林先平看來,好的攬客項目應該既能吸引游客的興趣,持久激活游客的向往和推廣的自覺性,同時也要符合法律法規和生態保護的要求,并遵循文化傳播規律。他建議,九皇山等景區不妨嘗試推出一些具有當地特色和文化內涵的項目,比如徒步探險、民俗體驗等,最好能讓游客參與場景互動和節目設置;還可以通過與當地居民合作,推出一些具有特色的體驗項目,比如品嘗當地美食、領略少數民族文化等。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也應持續加強監管。
“當下,要想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旅游市場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景區不能一味模仿和蹭熱點,而是需要扎根本地資源,挖掘文化內涵。”周海濤認為,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凝練主題并形成核心吸引力,是景區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自身影響力的關鍵。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11月04日 第21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