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決定自11月8日起對斯洛伐克、芬蘭、韓國等9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至此,近兩年來中國試行免簽的國家已接近30個。
上月底在華訪問的芬蘭總統斯圖布對中國連道三聲“謝謝”,甚至蹦了句中文。斯圖布的謝意,背后是中國加強開放合作的姿態和誠意。近兩年來,從“City不City”成為網絡熱梗,到“China Travel”成為熱潮,中國與世界聯系的紐帶越來越緊。
“名片夾”不斷擴大
此次新獲得免簽待遇的國家有9個,分別是斯洛伐克、挪威、芬蘭、丹麥、冰島、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士登、韓國。
有評論稱,中方此前已對德國、法國實行免簽政策,此次芬蘭也享受到這一待遇,這對中國加強與芬蘭等歐洲國家的人文往來是一個積極信號。
作為免簽政策的另一個受益方,韓國也對中方此舉表示贊賞。該國旅游業人士透露,在中方新政策發布前,隨團赴華游主要消費對象為50至70多歲人群。在新政推動下,對中國游不太關注的20至40多歲人群的赴華需求將增大。為此,各家旅行社正在全面擴大中國游產品,面向各年齡段旅游需求豐富產品內容。
有評論指出,今年以來,免簽政策已成為外國游客來華的“流量密碼”,讓他們“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中國行”。中方種種舉措更成為不斷擴大開放的“政策名片”。
從2023年初開始,中國陸續出臺或恢復各類免簽政策:2023年1月,中國恢復24/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并于同年11月將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國家擴展至54國。2023年12月,中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馬來西亞等6國試行單方面免簽。今年以來,中國—新加坡、中國—泰國互免簽證協定正式生效。中方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試行單方面免簽。
加上此次最新官宣的9個免簽國家,近兩年來中國試行免簽的國家已接近30個。
數字上看到紅利
免簽“朋友圈”擴大后,影響首先直觀地反映在數字上。
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818.6萬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過免簽入境488.5萬人次,同比上升78.6%。今年上半年,通過免簽入境的外國人達854.2萬人次,同比增長190.1%。
外國游客大規模來華的經濟效益也在顯現。國家統計局2023年數據顯示,來華旅游外國人每人日均消費3459元人民幣,直接拉動消費超1000億元人民幣。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學術顧問、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原副院長傅夢孜表示,中方的舉措可以從幾個層面看。
第一,中方推出入境便利化措施已有10多年,早在2013年中國就在特定口岸推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去年和今年,中方又對過境免簽、單方面免簽政策做出進一步優化。
“中國是世界經濟大國,與其他國家聯系越來越緊密,人文交流是很重要的部分。”傅夢孜說,“擴大國際交流合作、便利和促進人員往來,對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意義重大。”
傅夢孜指出,單方面免簽政策適用國,很多是歐洲國家和中國周邊國家。中歐是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東盟則連續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此次新獲得免簽待遇的韓國,既是近鄰也是中日韓合作中的重要伙伴。面向這些國家的開放政策,有助于幾組雙邊關系穩定發展。
第二,新冠疫情后,盡管中國的防控措施早已取消,近兩年外國來華游客數量也有一定幅度提升,但尚未恢復至2019年的高位。傅夢孜說,旅游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中方仍需加大開放力度,尋找同別國的差距,消除阻礙人員往來的因素。
第三,中國持續優化簽證政策釋放的紅利,不僅體現在旅游市場,更向其他領域拓展,包括刺激消費,改善旅游服務產業,促進保險業和跨境支付的發展,完善商務會議、展覽活動配套等。
免簽政策對于吸引外資也有重要作用。上世紀80年代,為了讓外方了解中國社會和營商環境,中國曾“旅游搭臺,經貿唱戲”,為改革開放打造通道。傅夢孜說,旅游本身會放大很多相關行業的服務效能。
以金融為例,為便于外國人在華使用移動支付,中國提升金融業開放度。今年1—6月,網聯平臺“外卡內綁”業務累計服務境外超200萬用戶。
第四,免簽覆蓋面的擴大也有利于外國人了解中國。“特別是近年來美西方對中國污蔑打壓,負面宣傳時有耳聞。”傅夢孜說,“讓外國人親自來中國走走看看,能減少西方抹黑導致的對華疑慮。”據悉,海外版抖音TikTok上帶“China Travel”標簽的視頻總播放量超過7億。
“中方免簽等開放政策,姿態是積極主動且持續的,影響是相互的,帶動效應是廣泛的。”傅夢孜說。在他看來,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保護主義抬頭。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服務消費、拉動投資,將有利于為本國經濟注入活力,進而給世界經濟帶來提振。
互利合作的紐帶
有觀察人士指出,中方單方面對外國免簽,不等同于“單向利好”,而是互利共贏的。
一方面,這可以看作中方單方面減少壁壘,助力服務貿易跑出“加速度”,將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大和升級的主要驅動力。另一方面,不少國家已經對中方的免簽政策予以積極回應。
法國政府宣布中國有在法學習經歷的碩士文憑持有者可獲5年簽證;瑞士將為中國公民和企業提供更多簽證便利;匈牙利則本著互惠原則,將對赴匈開展投資合作的中國企業高管簽發長期簽證……
“商務差旅一類的人文交流往往是相互的。更多外國客商來華,將有助于促進更多中國商人走出國門。”傅夢孜說,這將有力促進中國同有關國家的交往,維系互利合作紐帶。
與此同時,傅夢孜也注意到,在全球旅游業尚未恢復的大背景下,中方在“吸引八方客”上仍要下一番功夫。海外游客來華意愿降低的原因包括: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西方對華負面宣傳等。此外,航班次數、旅游便捷度等也被視作阻礙因素,“下一步仍需在改革不便利因素和加強對外傳播方面做文章,真正讓開放政策服務于國民經濟長遠發展”。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