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墻與圍欄晶瑩剔透,鮮艷的各式幡旗迎風飄揚——拾級而上走進“后浪”街區,來到千年古鎮磁器口,鮮活的景象讓人眼前一亮。
“好!好!”街區里的一家餐酒吧中傳出陣陣喝彩和掌聲,進去一瞧,舞臺上表演變臉吐火的演員技藝精湛,惹得臺下觀眾不住叫好。
“下午閑時,餐酒吧就會變身融合茶藝、脫口秀、即興喜劇等表演形式的小型演出場地。”重慶八角沃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營銷總監董海燕介紹,每天4場演出能吸引不少觀眾,尤其是年輕游客。
“放在以前,年輕人可是‘稀客’。”沙坪壩區磁器口街道企業服務崗崗長劉軍打趣道,風格類似的古鎮建筑、大同小異的快消業態,使磁器口一度陷入“千篇一律”的困境。而解困之法,就藏在古鎮主干道兩側的十二條支巷中。
近幾年,沙坪壩區將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融入古鎮十二巷煥新升級,通過引入市場主體,統籌打造“后浪”“滋味”“境界”“潮起”四個片區,分別主打青年時尚、市井生活、文化場景和元氣社交四種特色定位。從古鎮主干道沿巷口一拐進支巷,便好似進入了另一番天地。
“現在來這兒的,80%都是年輕人。以往入夜后靜悄悄的古鎮,逐漸增添了餐酒吧、篝火晚會、沉浸劇本游等城市夜經濟元素。”劉軍欣喜地表示,自去年5月以來,各個片區相繼開街,國際文化嘉年華、青年電影展、融合傳統文化與潮流文化的戲劇社等上百個業態和活動持續豐盈著古鎮支巷的多元文化氛圍,直接帶動了超千萬元營收。
集聚了新消費業態的青年街區,也成了青年人就業創業的沃土。今年,以“春風滿巴渝”行動為引領,磁器口大力打造“培育人、凝聚人、服務人、成就人”的精神文化生態體系,通過政策服務“組合拳”,幫助青年就業創業者更好成長。
“店鋪不收前期租金,取而代之的是較低的提點,這大大降低了前期經營壓力。”通過街道推薦,打小在磁器口長大的孫鉆最終把自己的新咖啡店選址在了古鎮的“境界”片區。確定了地方,孫鉆正專心研制“老街印象”“兒時記憶”等極具本土特色的咖啡產品,希望能借助線上線下的營銷打響知名度。
除了政策托底,當地還充分整合資源,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職業發展需求開設“青年夜校”等學習平臺,為有志于從事街區互聯網營銷、花藝、烹飪等工作的青年“充電賦能”。同時,通過組織青年企業家定期舉辦創新創業沙龍等方式,培育了90余名青年創業主理人,為創新創業群體提供周到服務。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