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長衫、手持琵琶,琵琶界泰斗湯良興老師為大家演奏了《備憶故人》《酒狂》《六板新彈》等曲目。絲竹之音,每一個旋律都如一幅畫卷,將藝術中的美妙、情感之間的共鳴展現得淋漓盡致。
今天,“名家面對面”-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美育大課堂”第四季第三講《趣談國樂》活動走進建襄小學,特邀著名琵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湯良興,帶領同學們感受江南絲竹的魅力,領略音符中的靈動與深情。
湯良興,曾被譽為琵琶界的“南湯北劉”兩大名家之一。他分享了琵琶演奏背后的故事,帶我們探尋他指尖下那些來自音樂深處的動人旋律,揭開音符中蘊含的情感與韻味。從佛教與敦煌壁畫中的琵琶形象引入,湯老師將琵琶的趣聞軼事娓娓道來,從琵琶的流變、“枇杷”到“琵琶”的名稱演化、琵琶的種類、相與品的含義等,“趣談國樂”的講述贏得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和陣陣驚呼。
學生演出環節,建襄小學喜愛國樂的同學們勇敢地登臺演奏,用笛子和琵琶奏響《帕米爾的春天》《陽春白雪》《歡樂的日子》等樂曲,都說詩書畫樂不分家,建襄小學的同學們還在絲竹聲中朗誦了《花之頌》,大屏幕上同時呈現出書畫社同學們的作品,讓現場流淌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悠遠意韻。現場,湯良興老師還對同學們進行了指導,給予孩子們熱情的贊揚:每一個在藝術里的同學都是閃閃發光的,觀眾們也送上鼓勵和贊賞的熱烈掌聲。
“我印象最深的是湯老師在國外演奏《十面埋伏》,外國人對此評價很高,說有點像他們的搖滾音樂。湯老師自豪地說重金屬搖滾通常需要五、六個人,通了電才有這樣的氣勢和震撼,而中國早在古代就有了《十面埋伏》這樣的音樂,用琵琶一個樂器就能奏出千軍萬馬的氣勢。這讓我為我們的傳統音樂感到驕傲,也更堅定了我繼續學習琵琶的決心。”琵琶彈奏者、四年級學生張凌祎說。
此次“名家面對面”活動走進的建襄小學,毗鄰上海中國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京劇傳習所等文化機構。因此,學校的音樂社團打造了口風琴課堂,設立《襄韻合唱團》、《京劇社》和《舞蹈社團》等,定期邀請專家到校進行指導和講座,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提升學校的藝術教育影響力。
今天的“名家面對面”《趣談國樂》活動,通過琵琶名家湯老師對孩子們的點評指導以及對于音樂演奏與感受的分享,讓參與的孩子、老師及家長們真切領悟到了琵琶的悠揚音色以及獨特韻味,深刻感受到了以傳統民樂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此次活動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與文明實踐活動相結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引領未成年人在文明實踐中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提升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實現了“美”與“德”的雙向提升。
接下來,徐匯區將繼續舉辦“名家面對面”系列活動,通過流動的“美育大課堂”,將傳統文化與美育教育相結合,讓更多市民群眾走進美育課堂,與名家近距離接觸,提升精神文化素養。
此次活動由徐匯區委宣傳部(區精神文明辦)、徐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徐匯區教育局主辦,徐匯區建襄小學協辦。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