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十七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暨第二屆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論壇在京舉行,持續推動中國鐵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本屆頒發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3名最高獎、41名成就獎、90名青年獎和10個創新團隊獎。
此次大會和論壇由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主辦。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審查批準登記的科技獎項,是鐵路行業和軌道交通領域的權威科技獎項,每2年頒發一次。
這些科技成果成功破解了鐵路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營維護等領域一系列科技難題,形成了譜系化復興號動車組、CTCS-3級自主化列控系統、“空天地”一體化綜合勘察技術、超大盾構機主軸承、12306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第十七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最高獎獲得者、北京交通大學校長余祖俊表示,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是軌道交通的“大腦”和“神經中樞”,北京交通大學團隊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完成了兩代列控系統研制,目前正集中優勢力量開展列車自主運行前沿技術攻關研究。
本屆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論壇以“科技自立自強支撐鐵路強國建設”為主題,專家學者圍繞中國鐵路規劃設計、裝備制造、運輸組織等領域的科技創新,作了學術報告,展開深入研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鐵路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科技創新發揮了根本支撐作用。中國鐵路掌握了復雜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下鐵路建設成套技術,研制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關鍵技術裝備,掌握了復雜路網條件下鐵路運營安全保障技術,UIC(國際鐵路聯盟)高鐵領域13項系統級國際標準均由中國鐵路主持制定,為世界鐵路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