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11月16日消息,近日,有消息稱消費者在奢侈品購物平臺麥多多網購黃金后出現失聯不發貨情況。
今日,多位消費者告訴紅星資本局,麥多多里面的金價比大盤價格低,最開始買的黃金發貨較快,但從11月初購買的黃金既不發貨也不退款,金額在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還有消費者貸款買黃金,現無力還上貸款。
11月16日,紅星資本局多次致電麥多多,電話均無人接聽。多位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向公安機關報警,目前上海警方已經立案。據澎湃新聞報道,有消費者前往麥多多辦公地點發現人去樓空。目前,部分消費者已就此事報警。
不發貨不退款
多名消費者還不上買黃金的貸款
一位山東的消費者告訴紅星資本局,最開始她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發帖子分享如何疊加各種優惠券購買黃金,她加了這個人微信后,便被推薦在麥多多買黃金。她看到,麥多多的金價比大盤低20-30元,從8月份開始她就陸續買了七八十克黃金,最開始幾天就可以收到貨,但是11月的訂單就沒有再發貨了。她還有50克的黃金未發貨,約3萬元無法退款。
紅星資本局發現,多位消費者不惜貸款買黃金,現在無法退款之后還不上貸款。
四川的李女士告訴紅星資本局,她最開始下單了10克黃金,3天就發貨了,并且是真金,賣給回收商了。后來,她逐漸“上頭”,以為是新平臺虧本搞福利,把自己的備用手機都拿來搶黃金,前后總共搶了150克黃金。結果,有100克黃金一直不發貨,將近6萬元無法退款,而她共貸款了8.2萬元。她說,為了還上貸款,她把自己的首飾都賣掉了一部分,現在還有1.8萬元的貸款還不上。
另一位遼寧的消費者也表示,她同樣貸款了13萬元,結果有210克黃金未發貨。她說,8月份黃金還在570元/克的時候,她以為金價會跌,就和黃金回收商約定好之后以此價格賣給回收商200克黃金,并交了1.4萬元押金。
(受訪者供圖)
她說,最開始并不相信麥多多,加群后也因為在群里質疑麥多多被踢出群。后來,金價持續上漲,為了不違約并拿回押金,她只能在麥多多購買200克黃金賣給回收商。在麥多多里面,黃金需要每天上午十點和晚上八點定時搶購。按照麥多多590元/克-600元/克的價格,她賣給回收商其實是虧損的。
發現在麥多多買的黃金是真的之后,為了把虧的錢賺回來,她和回收商再次約定賣210克黃金。結果,這210克黃金遲遲不發貨,而她13萬元的貸款來自信用卡、花唄和網貸。最近,她讓貸款中介去銀行談是否能申請貸款從而還上信用卡和花唄,最終被銀行拒絕。
麥多多已被警方立案
律師:平臺涉嫌詐騙
天眼查顯示,麥多多隸屬上海麥個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注冊資本1500萬元,法定代表人陳凱文,注冊地在上海,經營范圍包括服裝服飾批發、鞋帽批發、珠寶首飾批發、日用品銷售等,旗下擁有上海麥優匯網絡有限公司、上海滬騰金珠寶有限公司這兩家全資子公司,目前這三家公司均處于存續狀態。
11月16日,紅星資本局多次致電上海麥個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電話始終無法接通。上述李女士和遼寧的消費者表示,她們已向公安機關報警,上海警方已經立案。
(受訪者供圖)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告訴紅星資本局,麥多多前期以低價黃金吸引消費者,可能是為了獲取消費者信任而采用的手段;后期平臺突然不發貨也不退款,符合通過欺騙手段獲取消費者財物并占為己有的特征,特別是如果平臺本身沒有實際履行合同的能力,卻誘使消費者大量購買黃金,就更有可能涉嫌構成詐騙罪。
付建表示,麥多多的行為導致消費者的錢款被非法占用,消費者的財產安全權受到了侵犯,消費者應當保留訂單截圖、付款憑證、與平臺客服溝通記錄等證據,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麥多多的違法行為,監管部門可以對平臺進行調查和處罰。“如果贓款沒有轉移,在案件審結后,法院會根據判決結果責令犯罪嫌疑人退還贓款,具體的退款時間需要根據案件的執行情況來確定。”付建說。
紅星資本局發現,類似的案件層出不窮。今年7月,就有多位消費者稱在優聯云購商城APP購買黃金不發貨也不退款,還被要求簽署霸王條款,不得發布負面言論,否則有可能不再發貨或退款。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這類案件主要是利用消費者對搶購、定時搶購等行為的緊張感和刺激感,以及被低價誘惑的心理,誘騙消費者購買并不存在的商品或者質量極差的商品。此外,犯罪分子還利用了消費者的恐慌心理和求穩心理,一旦出現大規模的投訴或者輿論壓力,犯罪分子就會立即停止發貨并關閉公司,使得消費者無法追回損失。
柏文喜提醒,黃金市場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價值可能會隨著通脹和利率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投資者需要了解黃金市場的特點,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合理的投資,不能盲目跟風。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