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演出,昨晚在俄羅斯指揮家圖岡·索契耶夫的執棒下,中國鋼琴家張昊辰聯袂慕尼黑愛樂樂團,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上演了一場俄式風情十足的音樂盛宴。
“回家演出的感覺很不一樣,很慶幸能成為上海頂尖藝術盛會閉幕演出中的一環。”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金獎得主、鋼琴家張昊辰與樂團一起帶來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以下簡稱“柴一”)。早在2018年,張昊辰曾與里卡爾多·夏伊率領的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一同亮相藝術節舞臺。這次,他與慕尼黑愛樂一起用激昂動人的旋律寫下名團在上海的新篇。
昨晚,張昊辰以充滿力量的彈奏,詮釋了“柴一”這部最為大眾所知的鋼琴協奏曲之一。他在一個月前因意外導致手指骨裂,如今依然綁著繃帶,但堅持登臺表演。“也許樂觀和意志是一劑最好的良藥。”張昊辰直言,“我感覺手指奇跡般地恢復得很快,目前演奏起來沒有不適,主要也是因為對音樂、對舞臺的熱愛,以及不想辜負樂迷的期待等因素在支撐著我。”盡管他與慕尼黑愛樂聯排的時間很短,但也激發出了新鮮感,這位年輕鋼琴家希望把“柴一”豐沛的音樂能量傳遞給聽眾。
繼倫敦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等接連到訪申城后,慕尼黑愛樂樂團奏響了本屆藝術節“古典樂天團”進行曲的尾聲。慕尼黑愛樂成立于1893年,以其卓越的音樂品質和廣泛的曲目范圍,在國際舞臺上享有盛譽。指揮家圖岡·索契耶夫為昨晚的藝術節閉幕演出選取了三首俄羅斯作品。“近年來,我與慕尼黑愛樂之間建立了緊密的關系,他們在演繹俄羅斯音樂方面表現出非常出色的天賦。”音樂會上半場奏響柴可夫斯基的《波蘭舞曲》《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波蘭舞曲》選自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從平靜的憂郁到令人屏息的激情,充滿抒情色彩的音樂偶爾點綴著恰到好處的裝飾性音符,展現出濃厚的氣派與莊重感。音樂會下半場,樂團帶來聽眾耳熟能詳的《天方夜譚》,這部管弦樂組曲取材自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也是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最受歡迎的作品。
作為一支積淀豐厚的名團,樂團還在前晚上演了奧地利作曲家布魯克納的鴻篇巨作《c小調第八交響曲》(以下簡稱“布八”)。在很多樂迷心中,慕尼黑愛樂被認為是“演奏布魯克納的王牌樂團”。1979年至1996年,領導樂團的羅馬尼亞指揮大師切利比達克與慕尼黑愛樂相互成就,從遲緩凝重的速率、清晰澄澈的聲部、細致入微的層次到悠長圓融的輪廓等音樂處理,當時樂團演奏布魯克納的實況演出獲得了高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布魯克納200周年誕辰。“此次在上海舞臺奏響‘布八’,我們感到很幸福、很滿足,因為得到了滬上樂迷熱情澎湃的回應,演出間隙,我們也得知上海有專門的布魯克納樂迷博客社區,大家都對古典音樂很有研究”。慕尼黑愛樂團長保羅·穆勒表示,樂團自2013年起常來中國演出,“此次在藝術節的兩場音樂會也會成為我們心中的美好回憶,說定了,我們以后會經常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