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民在WS熱雪奇跡室內雪場暢玩。WS熱雪奇跡供圖
去室外雪場,從雪坡飛馳而下,聽風從耳旁呼嘯而過;進室內滑冰場,輕盈滑行,感受著冰上獨特的律動……立冬已過,天氣漸寒,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冰雪運動之中,享受冰雪帶來的樂趣。
近日,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冷資源”乘著“冬”風,再次迸發出“熱”效應。
“冷資源”變“熱產業”
這幾天,曾小燁的朋友圈被《意見》刷屏了?!拔铱吹皆浀年犛?、行業內的體育人都在轉發?!痹钜郧笆侵袊鴩谊爢伟寤┻\動員,退役之后,成為一名職業滑雪教練。
曾小燁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回憶,20年前,滑雪這項運動對國人來說還很陌生?!澳菚河柧殨r,別人看到我們拿著板套,還以為是琴之類的物品,根本不了解高級滑雪板?!?/p>
隨著近些年來國家對冰雪運動的重視與推動,曾小燁見證了冰雪運動從鮮為人知到家喻戶曉。“這些年來,我國的單板滑雪,不僅從潛優勢項目發展成優勢項目,而且培養出了一批頂尖的專業人才,在國際賽場上屢獲佳績。”曾小燁說。
中國城市報記者了解到,從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中國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冰雪運動參與率超過24%。而到了北京冬奧會結束之后,這一數據得到了更好的鞏固和提升,更多的人參與到了冰雪運動中來。
《2023—2024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顯示,自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國內滑雪場的滑雪人次統計為2308萬,同比上升16.3%。
不僅如此,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推動下,我國的冰雪場地設施建設保持了較快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冰雪運動場地僅有700多個,到2023年底達到了2847個,是2015年的4倍多。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負責人彭福偉表示,冰雪經濟具有產業鏈條長、導流效應大、社會效益高的特點。“十四五”以來,我國將冰雪運動、冰雪旅游發展納入“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工作中統籌謀劃,推動冰雪“冷資源”轉化為“熱產業”,充分發揮冰雪經濟在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擴大消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我覺得前期主要是對冰雪運動的認知普及與推廣,當前則處于政策鞏固與擴大成果的階段。在前期努力下,大眾對冰雪運動已經有了認識、了解和一定程度的參與,而現在要朝著新的方向發展。”曾小燁分析說。
《意見》明確,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利用公園、步道、城市廣場等公共用地,建設群眾身邊的冰雪場地;推出一批冰雪旅游和冰雪運動體驗基地;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改造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建設冰雪場地。
《意見》提出,到2027年,冰雪運動場地設施更加完善,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冰雪運動更加廣泛開展,我國冰雪競技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
冰雪產業“南下”
區域均衡布局
去年冬天,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為冬日經濟新亮點。公開數據顯示,2023—2024年雪季,哈爾濱市共接待游客87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300%,實現旅游收入1248億元,同比增長500%,生動具象化詮釋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爾濱”火了后,冰雪旅游在全國范圍內的熱度持續上揚,多地大力實施“冰雪惠民計劃”,推行“冰雪旅游+”戰略,構建冰雪經濟體系,促進地區產業經濟轉型。
“一些以冰雪旅游聞名的特色小鎮,如新疆烏魯木齊水西溝、黑龍江牡丹江雪鄉等,已初步形成了以冰雪旅游賦能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模式。”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副院長蔣依依說。
眼下,隨著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的推進,冰雪經濟打破了原有的地域局限,不再是北方城市的獨有標簽。
近日,華中地區超大規模室內滑雪場——武漢城建熱雪奇跡開業,為華中地區的冰雪運動發展注入新活力。至此,武漢已成為國內擁有室內滑雪場最多的城市。
“武漢是‘火爐’城市,在這樣的城市中做四季冰雪項目,既要保證冰雪場館運營的穩定性,又要具備接待大量游客的能力,這對技術和運營而言都是挑戰。”WS熱雪奇跡市場營銷負責人馬瑞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說。
雖然存有難度,但南方城市人口密度大,商業環境較為成熟,有著廣闊的市場潛力。這吸引著越來越多從事冰雪產業的北方人帶著技術和經驗“南下”。
“我是哈爾濱人,我們總經理是吉林人,我們的很多教練都來自北方城市。大家從北逐漸向南轉移,在南方從事具有北方特色的冰雪相關工作?!瘪R瑞說,WS熱雪奇跡于2022年11月開業。“當時武漢只有我們一家室內滑雪場館。這兩年,市場主體逐漸變多,參與冰雪運動的人也與日俱增。”
“南北方室內外雪場都希望提升冰雪運動在大眾中的認知度和滲透度,推動冰雪文化的廣泛傳播?!瘪R瑞稱,目前武漢各家雪場正利用各自的特點和優勢,開發具有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化競爭為合作。比如針對不同水平層次的滑雪愛好者,打造各具特色的雪場項目,讓各個雪場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發展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冰雪熱席卷全國的背景下,可以實現“一年四季在家門口任性滑雪”的室內雪場建設,正成為許多大中型城市體育場館建設的重點。
《意見》提出,促進冰雪經濟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冰雪經濟“一區兩帶多節點”空間布局,即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為核心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北方冰雪經濟引領區,高質量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和“冰雪絲路”,支持北京延慶、河北崇禮、黑龍江亞布力、吉林長白山、新疆阿勒泰和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冰雪經濟集聚區。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冰雪經濟。
根據《意見》,到2030年,冰雪經濟主要產業鏈條實現高水平協調融合發展,在擴大就業、促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冰雪消費成為擴大內需重要增長點,建成一批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高質量目的地,“冰雪絲路”、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范區發展邁上新臺階,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強化冰雪經濟要素保障
可以期待的是,隨著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的紅利持續釋放,接下來還將有一系列組合拳式的舉措,為冰雪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人才隊伍更加壯大?!兑庖姟诽岢?,支持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將冰雪運動納入體育與健康課程專項運動項目;鼓勵普通高等院校體育單招招生計劃向冰雪運動傾斜;依托現有高等院校設立冰雪運動學院;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開設冰雪運動、冰雪經濟等相關專業,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加強冰雪從業人員職業培訓和學歷教育,推動冰雪相關職業依法依規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金融支持力度更大?!兑庖姟诽岢觯膭罱鹑跈C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冰雪企業的信貸投放,優化評級、授信、審批、貸后管理等信貸流程,支持符合條件的冰雪企業上市和再融資、發行債券和資產證券化等。這是首次提出的金融支持冰雪經濟發展的政策,對解決冰雪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冰雪用地更有保障?!兑庖姟诽岢觯驯┙洕玫匦枨蠹{入國土空間詳細規劃以及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管理;在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指標中加強冰雪經濟項目用地保障,優先用于安排冰雪經濟項目建設;鼓勵地方結合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推動盤活存量土地支持冰雪場地設施建設;支持地方在堅持集約用地、節約用水用能、嚴格保護天然林地的前提下建設冰雪經濟項目。
據悉,“十五五”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積極推動將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有關內容納入相關規劃,立足全局,進一步細化完善政策舉措,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加快“冰雪絲路”建設,加強冰雪國際交流合作。
《中國城市報》(2024年11月18日第04版)